第7章

叶云根放下合同,拿起茶壶给赵磊续了杯茶:“《道德经》里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做生意不是‘签了合同就完事’,而是要‘帮客户解决问题’。你只想着‘供钢筋’,却没想着‘客户用钢筋做什么’,没帮客户避开风险,现在出了问题,客户自然要找你。”

赵磊愣住了:“您是说,我该主动问他们‘钢筋用在哪’?可我做建材十年了,客户要什么规格,我就供什么规格,从来没人让我推荐啊!”

“那是因为你没把‘利他’放在心里。”叶云根说,“你做建材十年,比客户懂钢筋的用途,要是你当初多问一句‘钢筋用在承重还是非承重’,再推荐合适的等级,就不会有今天的纠纷。利他,其实是利己,帮客户避开风险,就是帮自己避开麻烦。”

他想起师父讲过的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个木匠给人做房子,发现主人买的木材不够结实,虽然主人没说,可木匠还是主动换成了更结实的木材,还跟主人说“这木材能让房子更稳固”。后来房子遭遇地震,别的房子都倒了,只有木匠做的房子没倒,主人感激不尽,不仅给了木匠双倍的工钱,还介绍了很多客户。“这就是‘利他’的回报,你帮别人,别人自然会帮你。”

第二节 检测报告里的“担当”之重

赵磊回去后,没有急着和工地吵架,而是找了专业的检测机构,带着检测人员去了工地。检测人员用专业仪器检测钢筋的硬度,结果显示,赵磊供的钢筋确实是国标HRB400级,但用于承重墙,确实“强度不够”。

拿着检测报告,赵磊的心里很复杂——要是他拿着报告去跟工地理论,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