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24年仲秋,台风“梅花”过境的第三天,莫干山深处的竹海仍在簌簌作响。守一斋的青瓦上残留着雨痕,斋主叶云根正跪在院中,用一块细布擦拭祖父传下的青铜罗盘。罗盘盘面的二十八星宿纹被磨得发亮,指针却始终微微颤动——这是他师父玄机子临终前的预兆,老人握着他的手说:“未来三年,会有五人携‘困局’而来,他们的执念是‘劫’,你的‘守一’是‘解’,道商的根,不在趋利,在破执。”
十年前,叶云根还是沪城金融街的操盘手,靠“快进快出”赚过千万,也因“贪心杠杆”一夜亏空。走投无路时,他在莫干山找到隐退的玄机子,老人没教他赚钱的法子,只让他每天劈柴、挑水、煮茶,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商能养人,亦能害人,先学会‘慢’,再谈‘赚’”。
如今的守一斋,没有醒目的招牌,只有院门口一块半埋在土里的青石板,刻着“致虚极,守静笃”六个字。常有江浙沪的商人循着传闻找来,有的带着合同纠纷,有的揣着资金链断裂的报表,叶云根从不出山,只在斋中煮一壶野茶,听他们说困境,再用山中的草木、竹石作比,点透“道商”的真谛。
没人知道,叶云根的枕边,除了那本泛黄的《道德经》,还压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年轻时的玄机子站在一栋烧毁的厂房前,身边是五个神情沮丧的人,而那厂房的门牌,赫然写着“云根实业”。这十年,叶云根始终在等,等那五个“困局者”,也等一个解开师父过往的机会。
第一章 守一:陈默的“竹器劫”——从“多元崩盘”到“一器封神”
第一节 暴雨夜的“裂盘”之兆
台风“梅花”的余威还在,守一斋的木门被撞开时,叶云根正对着罗盘测算方位。一个浑身湿透的年轻人冲进来,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开裂的竹制茶盘,雨水顺着他的袖口往下滴,在青石板上汇成蜿蜒的水痕,像极了罗盘上紊乱的指针。
“叶先生!求您救救我的厂子!”年轻人的声音带着哭腔,下巴上的胡茬沾着雨水,眼窝深陷得能塞进一枚硬币。他叫陈默,是湖州陈氏竹器的第三代传人,手里的茶盘,是他爷爷传下来的最后一件样品——盘面上用竹丝镶嵌的“松鹤延年”图案,此刻正顺着裂缝一点点剥落。
叶云根起身递过干毛巾,指尖刚碰到陈默的胳膊,就觉出一股焦躁的火气——这是“急功近利”的气场,像被烈火炙烤的竹子,外表坚硬,内里早已中空。“先坐下,茶快煮好了。”他转身往铁炉里添了块松木炭,紫砂壶里的雨前龙井渐渐舒展,香气漫过满屋的湿气。
陈默捧着热茶,双手仍在发抖:“我家做竹器三代,爷爷一辈子只做茶盘,选竹要等五年,烘干要晾三天,上漆要刷七层生漆,慢是慢,可客户都认‘陈氏’的牌子。我接手后,听人说‘多元化才能做大’,就加了竹制家具、竹编装饰品,还开了网店做直播,结果……”他突然把茶盘往桌上一放,裂缝处的竹丝“咔嗒”断了两根,“现在资金链断了,工人走了一半,仓库里堆着八十万的货,我爸昨天把爷爷的牌位都摔了,说我‘败了陈家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