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更新时间:2025-09-30 02:25:04

林小满看着窗外,突然想起那些失踪的人——他们是不是也像刚才的自己一样,在幻境里看到了“不用努力”的诱惑?

“我们能阻止他吗?”她问。

沈砚回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有某种坚定的东西:“能。因为他错了。”

“错在哪里?”

“他以为痛苦是该被消灭的东西。”沈砚走到鱼缸前,看着里面的金鱼,“但痛苦就像影子,只要有光,就会存在。真正重要的,不是没有影子,是知道影子后面有光。”

他的指尖在水面轻轻一点,水面映出的不再是房间的景象,而是青溪镇的老槐树——一半墨绿,一半漆黑,却在风里顽强地摇曳着。

“你看,”沈砚说,“连树都知道,阴影里也能扎根。”

林小满看着水中的槐树,突然明白沈砚为什么能一直保持平静——不是他没有痛苦,是他懂得,痛苦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那棵树,接纳了阴影,才能长得更茂盛。

第二天,林小满没有去报社,而是去了镜城医院。赵晴找到了赵宇,姐弟俩正在病房里说话,虽然还有些生涩,但赵晴的脸上已经有了笑容。

“他说他会戒赌,找份正经工作。”赵晴对林小满说,“谢谢你,如果不是你……不,是谢谢你那位朋友,我可能永远都跨不过去那道坎。”

林小满拿出笔记本,写下:“坎不是用来跨的,是用来让你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她走出医院时,看到老周的钟表铺门口排起了长队。老周正戴着老花镜,认真地给人修表,他的身边放着那个刻着两个名字的座钟,指针“滴答”作响,仿佛在和三十年前的伙伴对话。

林小满走到巷口,沈砚的工作室门开着。他正坐在窗边,修复一面破碎的铜镜,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专注的脸上,也照在那些金箔碎屑上,闪着温暖的光。

她没有进去打扰,只是在笔记本上写下最后一行字:

“无光之境从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先灭了心里的光。”

风穿过巷子,吹起她的头发,也吹起沈砚桌上的一张纸——那是一张古籍的残页,上面用毛笔写着:“万物有隙,光方可入。”

镜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第二卷:无光巷

第五章 消失的流浪汉

镜城的秋天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骤降,老城区的巷子里落满了梧桐叶,踩上去沙沙作响。

林小满裹紧外套,第三次来到无光巷口。这条巷子夹在两栋老旧居民楼之间,不到百米长,宽得能并排走三个人。白天看起来平平无奇,墙皮剥落,墙角堆着杂物,偶尔有猫跑过。

但到了午夜,它就会变成另一副模样。

“已经第三个了。”林小满翻开笔记本,上面记着三个流浪汉的信息:老陈,62岁,以前是教师,退休后因儿子赌博欠债,流落街头;老刘,58岁,工地工人,三年前施工时摔断了腿,被老板辞退;小马,30岁,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和家里闹翻,从此没回过家。

他们都在午夜后消失在无光巷里,像是人间蒸发。最后一个看到他们的人,是巷口开小卖部的张婶,说他们都是笑着走进巷子的,嘴里还念叨着“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