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二教学楼的电路似乎总有些接触不良,头顶的日光灯管发出令人心烦的嗡鸣,光线忽明忽暗,将沈明的影子在磨石子地面上拉长又缩短。晚上十一点半,这座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楼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沈明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合上《高等数学解析》。平时的自习室这个点早已关门,唯有这栋管理相对松懈的老楼,偶尔能让他这种备考狂人找到一席之地。他记得自己是在三楼东侧的一间小教室,309还是310?当时急着占座,没太留意。
收拾好书本,他背上包走出教室。走廊狭长而深邃,两旁的教室门都紧闭着,窗户后面是浓得化不开的黑暗。空气里漂浮着旧书本和灰尘特有的陈旧气味。
走了大概一分钟,沈明觉得不对劲了。
他记得上来时,楼梯口距离教室不过十几米远。但现在,他沿着走廊已经走了远远超过这个距离,却依然没有看到下楼楼梯的指示牌。两旁的教室门牌号在昏暗的光线下依稀可辨:315...317...319...
数字在增大,这意味着他正往西侧走,但楼梯口应该在东侧才对!
他停下脚步,心头掠过一丝疑惑。转身往回走。
321...319...317...
他盯着门牌号,确认自己是在往回走。但走了同样长的时间,预想中该出现的东侧楼梯口依然不见踪影。反而是门牌号再次开始递增:319...321...323...
一股寒意悄无声息地爬上脊背。
他加快了脚步,几乎是小跑起来。走廊像是被无限拉长的胶卷,两侧的教室门重复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外观,只有门牌号在冰冷地递增:325...327...329...
跑到后来,他甚至开始狂奔,肺叶火辣辣地疼,但走廊依旧向前延伸,看不到尽头,也找不到任何一个楼梯口或者出口指示。所有的安全通道标志都消失了。
“鬼打墙?”一个荒谬又惊悚的念头闯入脑海。他强迫自己停下来,靠着一扇标着“341”的门大口喘息。冷汗浸湿了内衫。
不可能!一定是太累了,走错了方向?
他试图去推身旁教室的门,门是锁死的。又试了几扇,无一例外,全都打不开。窗户也被窗帘挡住,或者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绝望开始滋生。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被前方不远处地面上的一个东西吸引。
那是一张被揉皱又展开的A4纸,似乎被丢弃在那里。
在这种地方?沈明警惕地走过去,捡起了那张纸。
纸张质地粗糙,上面是用黑色签字笔手写的字迹,潦草而急促,仿佛书写者在极度慌乱中写就:
【切记!第二教学楼晚间自习安全须知(手抄版)】
1. 第二教学楼晚间10:30后仅开放至一楼大厅出口。若您于10:30后发现自身位于二楼及以上楼层,且无法找到下楼楼梯,请立即返回您最初自习的教室,并参照第3条行动。
2. 本教学楼不存在无限循环的走廊。若您感知到走廊空间出现非欧几里得几何性质异常(如无限延长、门牌号错乱),此为疲劳导致的认知偏差。请立即停止移动,紧闭双眼默数六十秒。重复此过程直至感知恢复正常。
3. 安全自习教室的标志为:门牌号以“4”结尾(如304, 314),且教室内最后一排课桌左上角抽屉内放有一本《英汉双解词典》(1995年版)。仅在符合此条件的教室内,您是相对安全的。进入后请从内部锁门,并尽可能留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