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张小宝,哼哼了两声。
似乎清醒了一点。
他嘴唇干裂,还在发抖。
我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
很烫。
典型的风寒高热症状。
“来,扶他起来。”
我对旁边的人说。
两个好心的街坊搭了把手,把张小宝扶着坐起来。
他靠在他娘身上,眼睛半睁半闭。
我端起碗,试了试温度。
正好。
我把碗递到张小宝嘴边。
“喝了它。”
张小宝闻到药味,下意识地想躲。
张婆子按住他的头。
“儿啊,喝吧,喝了就好了。”
她这话说的,自己都没底气。
张小宝皱着眉,一口一口地把药喝了下去。
一碗药,很快见底。
我拿回空碗。
对所有人说:“现在,我们等一刻钟。”
所有人都盯着张小宝。
他喝完药,又软绵绵地倒在他娘怀里。
一开始,没什么反应。
张婆子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人群里又开始有窃窃私语。
“看来是没用啊。”
“这下裴家丫头不好收场了。”
钱掌柜的身影,又在人群后面晃了晃。
他嘴角挂着一丝得意的笑。
我没说话。
我只是看着张小宝。
大概过了半盏茶的功夫。
张小宝的身体,突然开始剧烈地颤抖。
牙齿咯咯作响。
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哎哟!怎么回事!我儿子怎么了!”
张婆子吓坏了,抱着儿子大叫。
“裴青梧!你到底给我儿子喝了什么!”
“别动他!”
我喝止了她。
我走上前,解开张小宝的衣领。
我对他身边的街坊说:“他这是在发汗。风寒入体,汗出,则邪去。这是好事。”
果然,张小宝身上的汗越来越多。
很快,他的内衣就湿透了。
一股热气从他身上蒸腾出来。
他的脸色,从之前的蜡黄,慢慢地,透出了一点红润。
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又过了一会儿。
他停止了颤抖。
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然后,他睁开了眼睛。
眼神虽然还有些迷茫,但已经有了神采。
“娘……”
他叫了一声。
声音沙哑,但清晰。
“哎!我的儿啊!你醒了!”
张婆子喜极而泣,抱着儿子又哭又叫。
周围的人,都看呆了。
“神了!真神了!”
“一碗药下去,人就醒了!”
“看来真不是药的问题,是她自己没煎好!”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张婆子身上。
有鄙夷,有嘲笑,有愤怒。
张婆子的脸,涨成了猪肝色。
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
“张大娘,现在,你还觉得是我济安堂的药有问题吗?”
她抱着儿子,头埋得低低的,不敢看我。
“你儿子得的,是普通的外感风寒。”
我继续说。
“刘大夫的方子,对症。我济安堂的药材,地道。唯一的差别,就在于这煎药的手法。”
“水、火、器皿、时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你回家图省事,一碗水,大火滚一开就完事。药材的药性根本没出来,喝下去的,不过是一碗黄泥汤,不吃坏肚子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