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沈墨渊,并非偶然。在她研究的历史中,沈墨渊在此案中虽未直接卷入,但其后数年迅速崛起,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最终成为左右朝局的关键人物。更重要的是,史书对他的评价是“心思缜密,善察时机,不拘一格”。这样的人,才有可能重视并利用她提供的信息。
如何将信息传递给他,且不暴露自己,是第一个难题。
她让贴身丫鬟青黛悄悄找来最普通的文房四宝,这种纸墨在市面上随处可见,难以追查。然后,她模仿着这个时代常见的匿名揭帖的笔触,用左手歪歪扭扭地写下了几行字:
“漕弊深重,根在淮扬。清江浦仓,甲字三库,夹墙有秘账;漕督门下,清客李三,妻舅藏贿银于城外紫竹庵佛像底座。速取,迟则生变。”
没有署名,没有寒暄,只有最核心的信息。她将纸条仔细封好,外面写上“靖安侯世子沈墨渊亲启”。
接下来是传递。她需要一个完全不知情、且与苏府毫无关联的信使。她将目光投向了过几日府中采办丫鬟外出采购的机会。她将自己仅有的、原主积攒下的一支不起眼的银簪交给青黛,嘱咐她找个机灵但嘴严的小乞丐,将信和一点碎银一起送去靖安侯府角门,只说是有要事禀报世子,放下信即可,不必多言。
青黛虽不解,但对死里逃生后似乎变得沉稳有主见的小姐充满信任,依言照办。
……
靖安侯府,书房。
沈墨渊正在翻阅兵部递来的文书,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作为世子,他早已开始参与家族事务,深知朝局看似平静下的暗流汹涌。尤其是近来漕运之事,他敏锐地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世子,角门处收到一封匿名信,指明要您亲启。”心腹长随沈忠恭敬地呈上一个普通的信封。
沈墨渊接过,触手是粗糙的纸张。他挑眉,匿名信他收到不少,多是告密或求告,但如此直接送到侯府角门的,倒是少见。
他拆开信,目光扫过那歪扭的字迹,起初并未在意。但当他看清信中所写的内容时,神色骤然凝重起来。
清江浦仓?夹墙秘账?李三?紫竹庵?
这几个关键词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波澜。漕运积弊他有所耳闻,但信中指出的地点和人名如此具体,甚至精确到仓库编号和藏匿细节,这绝非空穴来风或泛泛而谈。
是陷阱吗?有人想借他之手去触动某些势力,让他当这个出头鸟?沈墨渊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眸色深沉。但若信中所言为真,这无疑是捅破漕运贪腐黑幕的利刃,也是巨大的机会。
权衡片刻,他唤来沈忠,低声吩咐:“找几个绝对可靠、身手利落的人,去信上所说的地方查探。记住,要隐秘,万不可打草惊蛇。”
“是!”沈忠领命而去。
三日后,沈忠带回的消息让沈墨渊心中震动。清江浦仓甲字三库的夹墙内,果然发现了记录着详细贪腐往来的秘账;而那个李三妻舅藏在紫竹庵佛像底下的,不仅是金银,还有与朝中几位官员往来的密信!
信中所言,分毫不差!
沈墨渊看着摆在面前的证据,心中翻江倒海。这封匿名信的主人,不仅对漕运黑幕了如指掌,更可怕的是,对方似乎能未卜先知,精准地预判了证据的藏匿之处。此人是谁?是敌是友?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