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桃花渡

江南水乡,杏花春雨。秀州城外的桃花渡,因两岸遍植桃树而得名。每逢春日,绯云缭绕,落英缤纷,河水都染上淡淡的粉。

苏绣娘就住在渡口旁的小院里。她年方二八,并非秀州本地人,是几年前被一位寡居的绣坊嬷嬷收养的孤女。说也奇怪,苏绣娘来路不明,却生就一双巧手,针黹女红无师自通,尤其擅长刺绣。她绣的花鸟,引来过真蝶徘徊;绣的猫儿,惹得家犬对着绷架吠叫。更奇的是,她总爱在绣品的边角,用一种独特的银线,绣上一株含苞待放的花草,茎叶纤细,似兰非兰,无人识得。

这年春天,雨水格外丰沛,桃花开得如火如荼。这日午后,天色骤变,乌云压顶,眼看一场暴雨将至。绣娘正在窗前赶制一幅《百花争艳图》,准备送给即将过寿的嬷嬷。忽听渡口人声嘈杂,夹杂着惊呼。她推开窗望去,只见河心一艘精致的画舫被风浪打得倾斜,船夫慌乱,船上一片惊叫。更危急的是,一个浪头打来,竟将船头一位身着月白长衫的年轻公子卷入了水中!

众人惊呼,却因风浪太大,无人敢下水。绣娘心头一紧,未及多想,丢下针线便冲出门去。她自小在河边长大,熟知水性,一个猛子扎进汹涌的河水,奋力向那挣扎的白影游去。河水冰冷刺骨,湍急异常,绣娘几度被浪头淹没,终于抓住了那位公子。她咬紧牙关,凭借一股韧劲,硬是将已经昏迷的公子拖回了岸边。

闻讯赶来的众人七手八脚将两人拉上岸。公子面色苍白,气息微弱,额角有一处被水中硬物撞破的伤口,鲜血直流。绣娘浑身湿透,冷得瑟瑟发抖,却顾不得自己,连忙指挥众人将公子抬回自家小院避雨救治。

嬷嬷见绣娘救回个陌生男子,虽觉不妥,但人命关天,也赶紧帮忙。清理伤口、熬煮姜汤,一番忙碌,公子终于悠悠转醒。他睁开眼,首先看到的便是守在床边、一脸关切的绣娘。少女发梢还滴着水珠,脸色苍白,却掩不住清丽容颜,尤其那双眼睛,澄澈得像雨后的天空。

“多谢姑娘……救命之恩。”公子声音虚弱,却温润有礼。他自称姓洛,名云书,乃江宁府人氏,此番是随家人前往秀州访友,不料遭遇风浪。

窗外暴雨倾盆,洛云书只得暂留绣娘家中养伤。这一留,便是十余日。

第二章 针线牵缘

洛云书谈吐风雅,见识广博,与绣娘以往见过的任何男子都不同。他不仅熟读诗书,对刺绣一道竟也颇有见解,能品评针法优劣,道出画意精髓。绣娘惊讶不已,洛云书便笑道:“家母亦擅丹青刺绣,自幼耳濡目染罢了。”

养伤期间,洛云书常看绣娘刺绣。看她素手翻飞,彩线穿梭,平淡的绸缎上便生出活色生香的世界。他尤其留意到那独特的银线边饰,曾好奇询问:“苏姑娘,这株花草形态别致,不知是何名目?”

绣娘捻着银线,眼神有些迷离,轻轻摇头:“不瞒洛公子,我也不知。只是……自懂事起,便觉得该这么绣,仿佛……仿佛在哪儿见过似的。”

洛云书闻言,若有所思,却不再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