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平镇坐落在两脉山坳之间,几百年来没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连偷鸡摸狗的案子都少得可怜,镇名由此而来。镇东头的王元宝是这里数一数二的大财主,家里的粮囤能堆到房梁,银锭子用木箱子装了整整三间屋。可自打五年前起,王家就像被霉运缠上了——先是秋收时连着两月没下雨,万亩良田旱得裂了缝;接着唯一的儿子骑马摔断了腿,卧床半年才勉强能走;去年冬天,自家的绸缎庄又起了场大火,烧得只剩下断壁残垣。

王元宝急得满嘴燎泡,找遍了镇上的郎中、算命先生,钱花出去不少,怪事却没断过。最后有个老伙计提醒他:“东家,会不会是咱这老宅的风水碍了事儿?您想啊,这宅子住了三代,说不定地气早散了。”这话点醒了王元宝,他当即拍板:“盖!咱盖新的!要盖全镇最气派的宅子,把这晦气全给冲了!”

为了找个好风水地,王元宝特意派人去百里外的青溪镇,请来了有名的风水师柳半仙。这柳半仙据说能观天象、辨地脉,手里常捏着个黄铜罗盘,走哪儿都要先围着地界转三圈。他在太平镇周边的山上转了三天,最后停在了镇南那座没人敢去的乱葬岗所在的小山半腰,指着一块平坦地说:“东家,就是这儿了!您看——”

柳半仙蹲下身,指着西边:“那处光秃秃的山棱,是一整块青黑巨石,形似猛虎下山,这是‘右白虎’,主镇宅挡煞;再看东边,那条土山棱上草木茂盛,春生夏荣,像条蜿蜒的青龙,这是‘左青龙’,主聚财纳福。您把宅子盖在这龙虎中间,正好接住两山的灵气,日后保准家业兴旺,灾祸不沾身!”

王元宝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果然如柳半仙所说。西边的石棱光秃秃的,阳光一照泛着冷光,看着就透着股威严;东边的土坡上长满了松柏、野枣,连杂草都比别处茂盛,风一吹沙沙响,真像有条龙在喘气。他当即大喜,赏了柳半仙五十两银子,当天就雇了镇上的工匠,轰轰烈烈地开工了。

说来也奇怪,自从开始建这宅子,王元宝做啥啥顺,这可把他兴奋坏了。觉得这宅子盖的好,盖的妙。盖的呱呱叫。

新宅子盖得格外气派,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大门前立着两尊一人高的石狮子,院里还挖了个月牙形的池塘,养了锦鲤。工匠们足足忙了半年,终于在秋末完成了封顶。封顶那天,王元宝摆了五十桌宴席,请了全镇的人来热闹,席间还特意把柳半仙请上主位,一个劲儿地敬酒:“多亏了柳先生,往后王家的好日子,全靠您了!”柳半仙喝得满脸通红,却在散席时拉着王元宝的手,低声说:“东家,这宅子虽好,但您最好还是找人试住三天,夜晚尤其别去西边的石棱下……”话没说完,就被醉醺醺的王元宝打断了:“先生放心,咱这宅子气派,谁敢来捣乱?”柳半仙叹了口气,没再多说,第二天一早就离开了太平镇。

可没等王元宝高兴几天,怪事就来了。

头天午夜子时刚过,王元宝正睡得沉,忽然被一阵锣鼓声吵醒。那声音叮叮当当,还有人吹着唢呐,绕着宅子转圈圈,一会儿在东墙下,一会儿在西院外,听得清清楚楚。王元宝皱着眉骂道:“哪个混小子敢来恶作剧?明天看我不打断他的腿!”他喊来管家,让他第二天去查查是谁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