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双梅初逢,乱世惊变

民国十七年冬,黄浦江面浮着碎冰。寒风卷起租界街角的旧报纸,吹过外滩灰白的石阶。巡捕骑马巡逻,皮靴踏在湿冷的路面上发出闷响。远处教堂钟声低沉,一声接一声,像是压在人心头的重物。

蒙初春站在手术台前,灰长衫袖口沾着血渍,橡胶手套贴着手背,指尖微微发僵。她二十六岁,教会医院外科医士,父亲曾是这间医院的主诊医师。十六岁那年,她亲手处理过三十七具传染病死者的遗体,从那时起,血与死亡就再没能让她颤抖。

手术灯下,一名年轻男子躺在台上,腹部中弹,肠系膜破裂,失血已近两小时。他是今晨在南京路集会时被拖进小巷的,身份不明,只在衣领内缝了半枚梅花形布标。蒙初春没问来路,只盯着伤口边缘的灼痕判断子弹型号——巡捕房新配的南部十四式。

她执刀划开腹腔,动作稳而准,像在解剖课上那样冷静。护士递来止血钳时手抖了一下,蒙初春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只是将器械换到左手继续操作。这种事她做过十七次,每一次都像在刀尖上走完一段夜路。

窗外忽然传来“咔”的一声轻响。

她抬眼,透过未拉严的窗帘缝隙看见一个女人站在雪地里。那女人穿靛蓝旗袍,外罩记者马甲,手里握着一台莱卡相机,正对着医院后门被抬出的另一具尸体拍照。右眼有道星状疤痕,在寒光中眯成一条细缝,像在瞄准什么。

她是申报馆女记者钟宛秋,三个月前曾在头版刊登《巡捕镇压学生实录》,配图是一名少年被马蹄踩断脊椎的瞬间。文章刊发当晚,申报馆遭砸,主编被拘四十八小时。此后她出现在各大冲突现场,从不退后一步检测到敏感内容,请修改后重试

第 2 章:逆时密语,仓皇逃生

警笛声撕开寒夜,蒙初春拽着钟宛秋翻进窄巷。两人贴着潮湿的砖墙蹲下,身后是医院后门洒出的一滩血迹,正被风吹散成暗红碎点。钟宛秋怀里紧紧抱着一本皮面笔记,边角已被血浸透,封面上一只交颈鹤纹在月光下泛着哑光。

“你拿的是什么?”蒙初春压低声音,手指已摸到袖口里的发簪。

钟宛秋喘得厉害,话音断在风里:“你父亲临终前托神父交给我的……他说,这本子能‘读出沉默的声音’。”

蒙初春瞳孔一缩。那是她父亲的手稿,记录解剖细节与战地急救术的密册,失踪已有半月。她伸手要夺,却猛地顿住——空气里飘来一股气味,刺鼻、冰冷,像浸泡多年的尸体。福尔马林。

她的太阳穴突地跳了一下。

画面撞进来:惨白灯光下的太平间,铁床边缘滴水,一个女人躺在那里,右眼疤痕如星裂,嘴里鼓胀异样。她认出那是钟宛秋。自己站在旁边,手套沾血,正要合上对方双眼,却发现她指尖死死抠着一块玉佩碎片。

“别让时间闭环……”那具尸体忽然开口,声音像是从喉管深处挤出来的。

蒙初春晃了晃头,冷汗滑进衣领。现实重新咬合,远处狗吠逼近,巡捕动了缉犬。

“走。”她一把拉起钟宛秋,绕过堆叠的木箱,沿着排水沟向江岸挪移。脚底踩碎一层薄冰,咔嚓声惊得两人僵住。头顶探照灯扫过屋檐,照亮飞舞的雪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