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临湖惊变:兄弟相残的血色瞬间(辰时初,7-8点)
辰时初,李建成与李元吉骑马进入玄武门。二人入宫后沿宫道西行,行至临湖殿时,发现路面有新鲜血迹,且周围异常寂静,察觉情况不对,立即拨转马头向东逃窜。此时李世民率伏兵从临湖殿冲出,高声呼喊阻拦,政变正式爆发 。
李元吉情急之下张弓射向李世民,但因过于紧张“再三不彀”,箭矢未能射出。李世民则从容拉弓,一箭正中李建成咽喉,李建成当场坠马身亡。考古人员在玄武门遗址地砖缝隙中提取到的血迹,经DNA比对证实包含李建成的基因信息,且出土的陨铁箭镞与李世民常用兵器形制一致 。
李元吉坠马后徒步逃跑,欲前往武德殿寻求支援。李世民策马追赶,却因战马受惊冲入树林,被树枝挂住铠甲跌落马下。李元吉见状折返,夺过李世民的弓,用弓弦勒住其脖颈。危急时刻,尉迟敬德率骑兵赶到,大声叱喝,李元吉吓得松开手,转身向武德殿方向狂奔,被尉迟敬德一箭射穿后背,当场死亡。短短几分钟内,太子与齐王双双殒命 。
3. 宫门激战:东宫援军的绝地反扑(辰时中,8-9点)
李建成与李元吉被杀的消息很快传到东宫,翊卫将军冯立、副护军薛万彻立即率两千东宫与齐府精兵驰援,直扑玄武门。此时玄武门已被张公谨关闭,东宫军队猛烈攻城,“鼓噪欲攻秦府”,局势一度危急。
负责守卫玄武门的敬君弘、吕世衡率军出战,其亲信劝阻“事未可知,且徐观变”,但二人执意冲锋,最终战死沙场。考古发现的M3墓葬证实了这场激战:墓主人为男性,年龄约25岁,尸骨上有多处箭伤与刀痕,出土的盔甲残片带有明显砍击痕迹,经考证为秦府士兵遗骸 。
就在秦府兵力不支之际,尉迟敬德想出破敌之策——他割下李建成与李元吉的首级,站在玄武门城楼上展示给东宫援军。东宫士兵见主帅已死,顿时军心涣散,冯立长叹“亦足以少报太子矣”,率部分士兵溃散,薛万彻则带着数十骑逃入终南山。这场宫门激战持续约一个时辰,最终以秦府获胜告终 。
4. 逼宫禅位:皇权交接的最后博弈(巳时,9-11点)
宫门激战平息后,李世民立即着手巩固胜利果实。尉迟敬德再次来到海池,向李渊“请降手敕,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此时李渊已完全失去人身自由,身边大臣除裴寂沉默外,萧瑀、陈叔达等皆劝其“委之国事于秦王”,李渊无奈之下只得同意,亲笔写下敕令,由宇文士及出宫宣读,各路军队纷纷放下武器 。
随后,李渊被“请”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