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我们得谈谈沈曼的事。”
周铭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刚把炖了两个小时的汤端上桌。
厨房的灯光暖融融的,照得他脸色有点严肃,不像聊家常,倒像在开董事会。
我手里拿着汤勺,没放下,也没坐下,就靠在餐桌边看着他。
“沈曼?你那个万能助理?她怎么了,要升职加薪了?”
“不完全是。”周铭往后靠进椅背,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这是他思考难题时的习惯,“我是觉得……她对我们这个家,帮助很大。”
我差点笑出声。一个小三岁的女助理,对我们结婚五年的家帮助很大?这话听着就跟说冰箱对企鹅的帮助很大一样离谱。
“具体说说,帮什么了?”我舀了一碗汤,推到他面前,语气平静得像在问明天的天气。
周铭似乎被我的平静鼓励了,身体前倾,眼神里带着一种谈论伟大商业计划时的光:“你看,我工作忙,经常顾不上家里。沈曼心细,很多事都想在前面。我爸妈上次来,她安排的行程,老人多满意?还有你上次生病,我出差,也是她提醒我该给你订什么药,叫哪个平台的外卖最靠谱。”
哦,合着那些突如其来的体贴,源头都在她那儿。
我点点头:“是挺周到的。所以呢?你要给她发个锦旗,还是额外包个红包?”
周铭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薇薇,我是想,能不能让她更多地融入我们的生活?比如,周末我们可以一起吃饭,看电影,或者短途旅行。她一个人在这城市,也挺不容易的。我们……可以像一家人一样。”
空气安静了几秒。窗外的车流声变得格外清晰。
我放下汤勺,陶瓷和玻璃桌面碰撞出清脆的一声“叮”。
“周铭,”我看着他,脸上甚至还带着一点笑,“你的意思是,你想在我们两个人的婚姻里,增加一个‘生活助理’岗位,负责提供情感陪护和家庭娱乐,而候选人,就是你的女助理沈曼。我这么理解,对吗?”
周铭的脸色变了一下,大概是我的用词太像商业条款,戳破了他那层温情的伪装。
他皱起眉:“你别说得这么难听!我只是觉得多一个人热闹,她能帮我们,我们也能照顾她,是双赢。”
“双赢?”我重复着这个词,心里那把冷冰冰的锁,“咔哒”一声,开了。
我绕过餐桌,走到他身边,手搭在他的椅背上,俯下身,在他耳边轻轻说,声音柔得能滴出水:
“老公,跟你开公司这么多年,我学会一件事。所有不说人话、画大饼的‘双赢’提案,都得先做一份详细的《尽职调查报告》。你让我……先看看?”
周铭被我这句“尽职调查”噎得半天没说话。
他大概以为我会哭、会闹、会摔碗,唯独没想过我会用他最熟悉的商业术语来回应。
他脸上的表情从错愕到一丝不易察觉的恼怒,最后强行转化为一种“你真是不可理喻”的无奈。
“薇薇,我们是夫妻,不是在做生意。”他试图把话题拉回情感的轨道,这是他惯用的伎俩,当逻辑讲不通时就打感情牌。
我直起身,走回自己的座位,慢条斯理地开始喝汤。
“哦?那你刚才用‘双赢’、‘融入’、‘资源优化’这些词的时候,是把我们当夫妻,还是当商业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