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次,她面对复杂的结构图,感到前所未有的滞涩和陌生。一段关键的、关于某种特殊力学结构应用的心得记忆,仿佛被凭空抹去了。
那是她早年跟随一位严厉的导师,在无数次失败后顿悟的宝贵经验,是她职业自信的基石之一。
她开始感到不安。修正过去的代价,似乎不仅仅是失去一段浪漫回忆那么简单。它正在侵蚀她赖以生存的专业能力。
恐惧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迅速生根发芽。不久后,陈暮接了一个去偏远地区纪实摄影的任务,有一定风险。
尽管他再三保证会小心,林娜曾经的噩梦和失控感再次攫住了她。那个雨夜咖啡馆的诱惑,像魔鬼的低语,再次在她耳边响起。
“也许……也许只需要再来一次小小的修正。”她对自己说,“只要他平安,再付出一点记忆,没关系。”
她再次走进了“倒带咖啡馆”。老板依旧平静。
“这次,用什么交换?”他问,仿佛在问要加糖还是加奶。
林娜犹豫了一下。她不敢再动用与陈暮直接相关的核心甜蜜记忆。她想起了另一样东西——她独立完成的第一个重要项目中标时,那种巨大的、纯粹的、不依附于任何人的成就感。那是一种证明自身价值的狂喜。
“我用……我用‘港湾酒店’项目中标的那个下午的记忆交换。”她说出这句话时,心脏微微抽痛。那是她职业生涯的里程碑。
老板点点头,再次取出了那个沙漏。
蓝色的沙,再次开始倒流。
4、迷失
现实时间线中,林娜的“空白”在加剧。
陈暮试图帮她恢复一些工作习惯,给她买来最新的建筑杂志和设计软件。林娜打开软件界面,那些曾经烂熟于心的图标和命令,变得如同天书。她试图阅读专业文章,但术语和逻辑链条无法在她脑中形成有效连接。挫折感让她变得易怒和消沉。
她不再是那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师林娜,她成了一个需要从头学习基本技能的“新人”。这种认知摧毁了她残存的最后一点自信。她开始长时间发呆,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陈暮心疼不已,却无计可施。他带她去见心理医生,医生建议“创造新的共同记忆”。于是,他们像普通情侣一样去看电影、逛公园。
但林娜像个局外人,无法投入。她隐约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里,不应该过着这种……没有重心的生活。
她越来越频繁地想起“倒带咖啡馆”。那种执念,几乎成了一种本能。一天下午,她趁着陈暮外出采购,凭着模糊的记忆,独自走到了那条街,站在了咖啡馆门口。
她推门走了进去。
铃声响起的瞬间,老板抬起头,看到她,没有丝毫意外。“林小姐,您看起来需要一杯咖啡。”
“我……我忘了很重要的事。”林娜直视着他,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勇气,“跟我有关,对不对?跟陈暮有关,对不对?”
老板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慢条斯理地磨着咖啡豆,香气弥漫开来。“记忆就像这咖啡的香气,”他缓缓说道,“看不见,抓不住,但它定义了这杯咖啡的灵魂。失去了特定的香气,咖啡还是咖啡,但……已经不是原来那一杯了。”
他意有所指地看着她:“有些人,执着于找回原来的配方。但也许,接受一杯新的、不同风味的咖啡,是更勇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