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咱们回去,就把这次的考察笔记整理出来,跟爸和设计院的同事们一起讨论。
”许妍轻声说,“说不定能把佛罗伦萨的建筑智慧,用到咱们自己的老城区保护上。”
沈皓明站起身,走到她身边,伸手把她被风吹乱的头发别到耳后:“好啊,到时候还可以请爸带几个建筑系的学生一起参与,让他们也能从实践里学到东西。”
在佛罗伦萨的最后一天,他们去了郊区的一座中世纪古堡。
古堡的主人是位收藏爱好者,里面藏着很多关于建筑史的古籍。
许妍在书房里发现了一本16世纪的建筑手稿,里面详细记录了古堡的建造过程,甚至还有当时工匠们的手绘图纸。
她兴奋地拉着沈皓明一起看,手指在泛黄的纸页上轻轻滑动,仿佛能触摸到几百年前那些工匠们的匠心。
“你看这里,”许妍指着图纸上的一个榫卯结构,“和咱们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多像啊,虽然风格不一样,但都是用最简单的结构实现最稳固的效果。”
沈皓明凑过来看了一眼,笑着说:“所以说建筑是无国界的,好的设计理念总能跨越时空和地域。”他拿出手机,小心翼翼地把图纸拍下来,“回去可以给爸看看,他肯定会感兴趣的。”
离开佛罗伦萨那天,许妍在行李箱里装了好几本建筑画册,还有从古堡主人那里借来复印的手稿。
飞机起飞时,她看着窗外渐渐变小的城市轮廓,心里满是收获的喜悦。沈皓明握住她的手,轻声说:“下次咱们去罗马,看看斗兽场,再去威尼斯看看水上建筑。”
许妍笑着点头,靠在他的肩上闭上眼睛。她知道,这场关于建筑与爱的旅行,才刚刚开始。
回到国内时,已经是深秋。
雪城大学的梧桐叶落了一地,许正明和林婉仪特意开车来机场接他们。
看到许妍拎着一大箱资料,许正明忍不住打趣:“看来这趟意大利没白去,收获不小啊。”
“爸,我跟你说,这次看到了好多珍贵的建筑手稿,还有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穹顶的原始草图,特别震撼。
”许妍坐进车里,迫不及待地跟父亲分享自己的见闻,“咱们老城区钟楼的修复,或许可以借鉴他们的受力分析方法……”
许正明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偶尔提出几个问题,车厢里满是父女俩讨论建筑的声音。
林婉仪看着他们,笑着对沈皓明说:“这父女俩一说起建筑,就有说不完的话。”
沈皓明笑着回应:“这样挺好的,能有共同的爱好,话题也多。”
回到家后,许妍顾不上倒时差,就拉着沈皓明一起整理考察资料。
他们把照片按建筑类型分类,把笔记里的重点内容标红,还制作了一个对比表格,把佛罗伦萨的建筑特色和国内老城区的建筑特点一一对应。
忙到深夜时,许妍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看着桌上堆得满满的资料,突然觉得充满了动力。
“明天跟爸他们讨论的时候,肯定能有新的思路。”许妍靠在沈皓明怀里,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充满期待。
沈皓明轻轻拍着她的背,柔声说:“别太累了,先休息吧,明天才有精神跟他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