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每天晚上八点到十一点,画中会准时泛起金光,而画中世界的时间流速,是现代的十倍。

也就是说,她这边过一天,霍澈那边已经过了十天。

这个发现让她既紧张又庆幸。

紧张的是,边城的危机不会等她;

庆幸的是,她有更多时间准备物资。

为了弄清楚古画的秘密,薛小婉翻遍了祖父的书房。

在书架最顶层的暗格里,她找到了一本泛黄的牛皮日记本,封面已经开裂,里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

日记里记录了祖父和古画的故事。

祖父年轻时曾试过激活古画,却始终没能成功,直到五十岁那年,他手指被画纸划破,才听到画中有声音。

那是霍澈的祖父,当时正遭遇瘟疫,祖父送了些现代的抗生素过去,解了燃眉之急。

日记里还写着,这幅画是薛家世代守护的宝物,唯有薛家血脉才能激活。

而画的作用,是“连通古今,守护霍薛之盟”。

“霍薛之盟……”

薛小婉喃喃自语,翻到日记最后一页,上面贴着一张老照片。

年轻的祖父站在古画前,身边站着一个穿着旗袍的女子,两人手中捧着一个木盒,里面似乎装着什么珠宝。

照片背面写着:“1987 年,接霍家赠礼,当守千年之约。”

原来祖父早就知道这个秘密,还和画中的人有过往来。

薛小婉心里一阵温热,她把日记本收好,转身去了公司。

白天,她是焦头烂额的薛总,和银行谈判,跟供应商周旋,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公寓抵押出去,只为凑钱订购物资;

晚上,她是霍澈的“后盾”,准时守在古画前,传送食物、药品,还有她打印出来的现代书籍。

第一次传送《水利工程基础》时,霍澈拿着书,皱着眉问:

“薛姑娘,此书中的‘混凝土’是何物?我军中工匠从未听过。”

薛小婉趴在桌上,对着画中的霍澈解释:

“就是用水泥、沙子和石头混合在一起,比你们的三合土更结实,用来修水井、筑城墙都好用。”

她怕霍澈听不懂,还特意画了张示意图,标注出材料的比例,“你们那边没有水泥,先用三合土代替试试,要是不行,我再想办法。”

霍澈接过示意图,认真地折好放进怀里:“多谢薛姑娘,霍某这就让人试试。”

几天后,当薛小婉再次打开画时,看到的却是一片欢腾的景象。

城楼下挖了一口新井,清澈的水流从井里涌出来,百姓们提着水桶排队打水,脸上满是笑容。

霍澈站在井边,看到她,笑着挥手:“薛姑娘,你教的方法真管用!我们用三合土加固了井壁,井水比之前更清了!”

画中传来百姓的欢呼声,还有孩子的笑声。

薛小婉看着这一幕,突然觉得,那些白天在公司受的委屈、被质疑的压力,都值了。

她还送了本《民兵训练手册》过去。

霍澈让军中识字的士兵把书里的内容抄下来,每天带着士兵训练。

没过多久,他就跟薛小婉反馈:“你书中的‘队列训练’让士兵们更有纪律了,还有‘体能训练’,现在他们扛着武器跑十里路,都不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