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轻微的、几乎不可闻的震颤。被特殊几何结构排列的铜丝圈中央,一点微弱的、淡蓝色的电火花,突兀地跳跃了一下,随即熄灭。
成了!
虽然只是最初步的能量形式转换,将灵石中稳定态(或许是化学键式?)的灵气能量,通过聚焦和某种共振效应,转化成了短暂的电能!这证明了我的方向是对的!灵气能量可以被干涉,可以被符合物理规律的方式提取和利用!它并非什么玄而又玄的“道”,它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高级的能量形式!
这一刻,狂喜淹没了我。比起前世在庞大加速器旁等待希格斯玻色子的证据,这束微小的电火花,带来的震撼和成就感毫不逊色。这是新世界的大门,被我撬开的第一道缝隙!
接下来的日子,我彻底沉浸在这种“破解世界底层代码”的快感中。用剩下的灵石和从山下城镇购买的材料(主要是金属和矿物),我陆续造出了几个在这个世界看来奇形怪状的东西:
一个利用灵气聚焦产生高温的“灵焰切割器”,虽然效率低下,但足以熔炼普通铁器。
一个基于灵气波动探测原理的简易“灵能雷达”,范围只有几十米,但能模糊感知到生命体和较强灵气源的位置。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勉强能称之为“个人防护力场”的小玩意儿,利用灵石能量形成一层微弱的斥力场,能弹开飞虫,挡挡小石子——聊胜于无,但意义重大。
我知道,这些东西在真正的修士面前,不堪一击。但它们是种子,是通往“科学修仙”道路上的第一块基石。
当然,这一切并非毫无风险。几次能量失控的小型爆炸,把我临时搭建的窝棚掀翻过两次,脸上也多了几道黑灰。更重要的是,灵石消耗极快,十块下品灵石很快见底。我必须想办法搞到更多的灵石,以及更高级的实验材料。
是时候,去接触一下这个世界的“社会”了。
我选择了一个距离修仙宗门较远,但又有少量低阶修士活动的边境城镇——青叶城。这里龙蛇混杂,消息灵通,也更适合我这种身份敏感的人活动。
我用最后一点银子,在城里最破旧的角落租了间漏风的小屋。然后,开始考虑如何用我现有的“技术”换取资源。
直接卖“法器”?太扎眼,瞬间就会引来不必要的关注。我需要一个更低调、更符合这个世界认知的方式。
在城里转悠了几天,我盯上了一个目标:一家濒临倒闭的低级符箓店。店主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修为只有炼气期二层,看起来愁眉苦脸。他的符箓,都是最低等的“火球符”、“清风符”之类,效果不稳定,成功率也低,生意惨淡。
我观察了他几天,发现他制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对灵墨中灵气浓度的控制极其粗糙,全凭手感。
机会来了。
我利用废弃的材料,捣鼓出了一个简易的“灵墨浓度稳定器”。原理很简单,利用不同灵气浓度下特定材料的微小形变,来触发一个反馈调节机制,维持灵墨浓度的恒定。结构粗糙,但对付最低级的符墨,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