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现代社会最流行的“财富公式”:努力→积累→扩张→垄断→自由。安德鲁坚信,只要遵循这个公式,终有一天能“财务自由”,然后“享受生活”。但他没意识到,这个公式有一个致命的漏洞:欲望是会膨胀的。
心理学上有个“狄德罗效应”: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收到一件华贵的睡袍,为了搭配睡袍,他换掉了旧家具,最后甚至重新装修了房子,陷入了更大的消费欲望中。安德鲁的人生,就是一场升级版的“狄德罗效应”:为了配得上第一辆跑车,他需要更大的车库;为了配得上更大的车库,他需要更豪华的别墅;为了配得上更豪华的别墅,他需要赚更多的钱来维护这一切。
“您说的‘自由’,”佩德罗打断他,“是躺在游艇上晒太阳,还是躺在游艇上担心明天的股价?”
安德鲁愣住了。他想起自己的父亲——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临终前躺在ICU里,插着呼吸机,手里却还攥着一份未签字的合同。那时他想:我绝不会像父亲这样。但现在,他发现自己正沿着父亲的轨迹狂奔,停不下来。
6 渔夫的“匮乏”与“富足”:当物质极简遇见精神丰盈
佩德罗的物质生活,在安德鲁看来是“匮乏”的:房子是石头砌的,没有空调;船是小木船,没有GPS;衣服是洗得发白的旧T恤。但佩德罗从不觉得“匮乏”。
他的“富足”藏在细节里:索菲亚做的橄榄油面包,烤得外脆里软;老友安东尼奥的棋艺很臭,但总能在输棋时讲个笑话;沙滩上的阳光不用花钱买,却比任何奢侈品都温暖。他知道哪块礁石上的牡蛎最肥,知道哪片海域的海豚会在黄昏时跃出水面,知道哪颗星星升起时,预示着明天会是好天气。
人类学家项飙提出过“附近的消失”——现代社会的人们,对遥远的明星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