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林薇没急着反驳,而是打开投影仪,放出了三年前陈凯竞聘时的演讲片段——模糊的数据、空洞的规划,和当时评委们“满意”的点头形成鲜明对比。“大家看,三年前的这场竞聘,我们所谓的‘评委评估’,是不是太主观了?”

她顿了顿,继续说:“从今天起,竞聘评委组不再由管理层单独组成。每个部门推选两名员工代表,加上外聘的行业专家,和管理层共同组成评委团,投票权重各占三分之一。”

这个决定像一颗炸弹,在会议室里炸开了。人力资源总监匆匆赶来,悄悄拉林薇到走廊:“林总,员工代表懂什么?万一他们情绪化投票,选不出合适的人怎么办?”

“正因为他们在基层,才最清楚谁有真本事。”林薇语气坚定,“而且外聘专家能带来行业视角,避免我们陷入‘内部圈子’。三方面制衡,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公平。”

最终,改革方案还是推行了。第一次组建评委团时,小周——那个当年为林薇抱不平的实习生,如今已经成了策划组的骨干——激动地握着林薇的手:“薇姐,这下好了,再也不会有人靠关系上位了!”

林薇笑着点头,心里却清楚,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

堵住“漏洞”:用“实绩清单”代替“口头吹嘘”

改革后的第一场竞聘,是选拔市场部的活动策划主管。报名的有五个人,其中就包括副总的侄子李伟——一个入职不到两年,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业绩,却总爱吹嘘自己“人脉广”的年轻人。

竞聘演讲当天,李伟穿着一身名牌西装,拿着花哨的PPT,唾沫横飞地讲着自己“未来要如何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