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竞聘暗流

林薇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竞聘通知,指尖在鼠标上悬停了三分钟。“市场部经理岗位内部竞聘”——这行加粗的黑体字,像一根针,刺破了她入职三年来的平静。

她所在的“创科集团”是业内知名的民营企业,论资历,她是市场部跟着总监打拼最久的老员工;论业绩,去年双十一大促的爆款活动方案出自她手,为公司带来30%的销售额增长。这个岗位,她志在必得。

“薇姐,报名吗?”实习生小周凑过来,眼神里满是兴奋,“我觉得你肯定能上!”

林薇笑了笑,点下了“报名”按钮。可她没注意到,身后策划组的组长陈凯,正对着手机屏幕嘴角上扬,屏幕那头是人力资源总监发来的消息:“放心,流程走完,位置就是你的。”

一场精心设计的“公开秀”

竞聘通知发布后的一周,市场部陷入了一种诡异的热闹。有人四处打探评委偏好,有人偷偷修改过往业绩报告,还有人拉着同事模拟竞聘演讲。林薇却沉下心来,把三年来的项目资料整理成厚厚的文件夹,从活动策划到数据复盘,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

她不是没听过风声。前几天茶水间里,她隐约听到有人说“陈凯是副总的亲戚,这个岗位早就内定了”。可她不信——创科集团一直标榜“公平公正”,去年新上任的技术总监,就是从基层竞聘上来的。

竞聘演讲那天,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评委席上,人力资源总监、分管市场的副总,还有几位其他部门的负责人,表情严肃。林薇是第三个上场的,她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PPT一页页翻过,从市场现状分析到未来三年规划,逻辑清晰,数据翔实。讲到去年双十一的成功案例时,她看到副总点了点头。

轮到陈凯上场时,林薇的心沉了一下。陈凯的PPT做得花哨,内容却空泛,很多数据都是模糊的“提升显著”“效果良好”,甚至有两个案例,明显是团队合作的成果,被他说成了自己的功劳。可评委席上,副总却听得很认真,还时不时和人力资源总监交换眼神。

演讲结束后,进入问答环节。有评委问林薇:“如果团队里有不服管的老员工,你怎么处理?”林薇刚要回答,陈凯却抢着开口:“我觉得首先要树立权威,不听话的就直接调离,杀鸡儆猴。”

2 潜规则曝光

林薇愣住了,她原本想说“要先了解员工的诉求,再针对性解决问题”,可看着评委席上没有反对的表情,她把话咽了回去。那一刻,她忽然觉得,这场竞聘,或许真的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藏在流程背后的“潜规则”

竞聘结果公布的前一天,林薇被叫到了人力资源总监的办公室。总监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林薇,你的演讲很精彩,业绩也很突出。但是,公司考虑到市场部经理需要更强的‘人脉资源’和‘管理魄力’,综合评估后,决定录用陈凯。”

“人脉资源?管理魄力?”林薇忍不住反问,“陈凯的演讲里,连具体的数据都没有,怎么体现管理能力?而且他所谓的人脉,不就是因为他是副总的亲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