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慌,更不能怕。
她是林砚,是来自未来的研究员,她有一个或许能倚仗的系统,她还有……一个必须活下去的理由。
贾府的船就要来了,那将是另一个更加复杂的战场。
但在离开之前,她必须利用这最后的时间,在这座生养了“林黛玉”的府邸里,挖出更多关于父亲死亡的真相。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那棵枝叶繁茂的桂花树,目光仿佛能穿透层层叠叠的叶片,与那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对视。
眼神中,属于孩童的彷徨无助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成年人的冷静与决绝。
2 京路暗涌
在王嬷嬷的再三催促下,黛玉最终只从书房带回了一方常用的旧砚和几册林如海批注过的诗集,并未打草惊蛇。
监视的目光在她们离开书房后便消失了,但那种如芒在背的感觉,让黛玉深知,危机并未远离。
接下来的两日,黛玉一面依着旧礼守灵,一面暗中梳理信息。
她借“整理父亲诗词遗稿”之名,向老管家林忠旁敲侧击,询问林如海去世前接触过何人。
林忠老泪纵横,只道老爷病重前,除了衙门公务,只见过来自金陵的贾雨村先生(彼时刚被起复,途经扬州拜会),以及……几位自称是苏州老家来的族亲。
“族亲?”黛玉心中一动。林家支庶不盛,何来突然上门的族亲?记忆碎片里,原主对此似乎并无印象。
【系统提示:关键词“苏州族亲”触发。关联信息检索中……林如海之母,即宿主祖母,出自苏州望族。但与该支系近年并无密切往来。建议提高警惕。】
果然有蹊跷。黛玉将“苏州族亲”和“贾雨村”这两个名字默默记下。
次日傍晚,荣国府的琏二爷,贾琏,风尘仆仆地到了。
他约莫十七八岁年纪,面容俊朗,眉眼间带着世家子弟的疏阔,行事却透着一股精干。
他先是至灵前郑重祭拜,说了许多贾母如何挂念、府中如何悲痛的话,又安排下人将带来的各色礼物交割清楚,礼数周全,滴水不漏。
然而,在厅堂用茶间隙,黛玉借着系统悄然扫描,却发现贾琏腰间一枚看似普通的羊脂玉佩,竟隐隐散发着与通灵宝玉类似的、极其微弱的能量波动,只是更为隐晦。
系统标注:【物品:敛息佩。功能:一定程度上掩盖佩戴者气息及情绪波动。材质分析:非本时代常规工艺。】
黛玉心中警铃大作。贾琏身上,怎会有这等蕴含特殊能量的物品?是贾府水深,还是他本人也牵扯进某些不寻常的事件中?她面上却不露分毫,只垂眸做出哀戚柔弱状,应对着贾琏关于日后安排的询问。
停灵期满,发引之事毕。
林如海的棺椁暂厝家庙,待日后择吉日扶灵回苏州安葬。
启程赴京的日子定在了三日后。
临行前夜,黛玉屏退左右,只留紫鹃(王嬷嬷年迈,已决定留在苏州老宅,雪雁年幼,紫鹃是贾母早年赐给黛玉母亲贾敏的丫头,更为稳重可靠)在房内。
她取出那方从书房带出的旧砚,轻轻旋动砚台底部一个不起眼的凸起——这是她前两日暗中检查时,凭借系统增强的观察力发现的机括。
“咔哒”一声轻响,砚台侧面弹出一个薄薄的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