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秋节,他带着妻女去海边。照片里,她的妻子和女儿挽着裤腿站在海里,甜蜜的看着拍照的人——陆承宇。林晚一个人逛着超市,货架上堆满了喜庆的中秋礼盒。她下意识地拿起一盒他爱吃的榴莲,愣了很久,又默默地放了回去。她不能送,他不能收。他们的关系,见不得光,也见不得任何节日的仪式感。她给自己买了一个小小的蛋糕,插上蜡烛,却想不出该许什么愿。吹灭蜡烛的那一刻,只有一滴泪悄无声息地滑落,砸在桌面上,晕开一个小小的圆。

春节,万家团圆。陆承宇自然是在父母家,陪着妻女守岁。窗外鞭炮声声,烟花绚烂。林晚听着电话里母亲小心翼翼的询问:“晚晚,一个人过年冷不冷?什么时候回来看看?” 她强颜欢笑,说着“工作忙,挺好的,明年一定”。挂掉电话,巨大的孤独感像潮水般将她淹没。她给他发了一条普通的过年祝福信息:“新年快乐。” 隔了许久,才收到一个简短的回复:“谢谢,你也快乐。” “我一点也不快乐”,林晚默默地关上了手机。

这些不能一起度的节日,像一把钝刀,在她心上反复切割,年复一年,留下深深浅浅的伤痕。

而生日,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凌迟。

陆承宇的生日在初夏。宋清澜总会邀请亲友,照片里他总是被簇拥在中心,笑得开怀。林晚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思索送什么礼物。不能太贵重,以免引起怀疑;不能太私密,因为他无法带回家。她最终选了一条围巾,想象着冬日里能替他挡一丝风寒。生日当天,她只能在他匆匆而来的那一小时里,送上礼物和一句“生日快乐”。他接过,道谢,随手放在车后座,然后提醒她:“晚晚,今晚家里有聚会,我得早点回去。” 那一小时,因此缩短成了四十分钟。她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觉得自己那份小心翼翼的心意,和那条围巾一样,被遗弃在无人注意的角落。

最让她窒息的,是宋清澜的生日。他们一家会去餐厅聚餐,全是恩爱与幸福的展示。林晚每次都会像自虐般,一遍遍翻看朋友圈的照片和视频。宋清澜像真正的女王,接受着所有人的祝福,而陆承宇的目光始终追随她,满是欣赏与爱意。那一整天,林晚会关掉手机,把自己埋在工作里,或者去看一场根本不知道演了什么的电影,直到深夜才敢回家,仿佛这样才能躲开那无处不在的、属于别人的幸福光芒。

而她自己的生日,就在情人节。陆承宇说太敏感了,而且他要回家陪宋清澜过节。每年的那天,林晚会给买一个小小的蛋糕,插上蜡烛,关上灯。烛光摇曳中,她看着对面空荡荡的椅子,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她为自己唱了生日歌,吹灭蜡烛,许了一个“希望明年不用再一个人过生日”的愿望。她知道,这个愿望,和他许诺的“下辈子”一样,遥不可及。第五个生日,她甚至没有给自己买蛋糕,只是煮了一碗加了鸡蛋的长寿面,沉默地吃完,像完成一个任务。

这些被遗忘、被忽略、被压缩的生日,连同那些无法共享的节日,一次次地告诉她:你在他的生命里,永远排在末位,是不配被公开庆祝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