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军饷谜案
梧桐叶落的季节,京城暗流涌动。
靖国公府世子萧景琰从边关归来不足三月,便卷入了一桩离奇的军饷盗窃案。五万两白银在重兵把守的库房中不翼而飞,所有证据都指向他监守自盗。朝堂之上,御史弹劾的奏章如雪片般飞向御案,而最令他心寒的是,昔日与他定下婚约的安宁郡主林婉儿,竟在此时递来了退婚书。
“世子,刑部的人已经到前厅了。”老管家忧心忡忡地禀报。
萧景琰站在书案前,手中把玩着一枚白玉佩,神色平静得仿佛被指控的人不是自己。他年方廿五,面容俊朗,眉眼间既有书生的儒雅,又有武将的锐气。京城人尽皆知,靖国公世子才华横溢却风流成性,红颜知己遍布南北。
“让他们稍候片刻,我换身衣服便去。”他淡淡道,转身走入内室。
半个时辰后,当萧景琰出现在刑部大堂时,他不仅换上了一袭月白长衫,还带来了一叠账册和一名关键证人——看守银库的副将王猛,此人三日前突然失踪,此刻却出现在公堂之上。
“王副将,请你将当日所见再说一遍。”萧景琰语气平和,眼中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王猛战战兢兢地陈述起来,原来他亲眼目睹了兵部侍郎周奎的心腹深夜运银的经过,因惧怕报复而躲藏起来。萧景琰随后呈上的账册更是清晰地指出了军饷流向与周奎的关联。
案情急转直下,原本气势汹汹的周奎面色惨白。萧景琰不仅洗清了自己的嫌疑,还反将一军,令在场众人无不惊叹他的谋略。
退堂后,萧景琰刚步出刑部大门,便见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街角。车帘微掀,露出一张倾国倾城的脸。
“恭喜世子沉冤得雪。”声音柔媚入骨,是京城最有名的歌妓苏红袖。
萧景琰唇角微扬,正要上前,另一辆马车疾驰而至,车上下来的竟是前来递送请柬的尚书千金李清月。两位美人相遇,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正当萧景琰游刃有余地周旋于两位佳人之间时,一道清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萧世子好兴致,刚出公堂便软玉温香在怀。”
萧景琰转身,看到一袭素衣的林婉儿站在不远处,眼中满是讥诮。她手中拿着一卷古籍,似乎是刚从对面的书局出来。
“郡主误会了。”萧景琰微微一笑,目光却落在她手中的书上,“《兵器谱》?郡主何时对兵器制造感兴趣了?”
林婉儿面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随便看看而已。告辞。”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是夜,靖国公府书房中,萧景琰与心腹侍卫赵青密谈。
“世子料事如神,果然有人对军饷下手。”赵青敬佩地说。
萧景琰把玩着手中的白玉佩,神色凝重:“这不过是开场戏。我怀疑父亲的死并非意外,而是与朝中一股隐秘势力有关。”
三个月前,靖国公萧衍在北境巡视时坠马身亡,表面看是意外,但萧景琰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一些可疑线索,暗示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军饷案只是引子,真正的大鱼还没上钩。”萧景琰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周奎背后必定还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