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娘将信将疑,但还是跟着余青青绕了路。果然,她们刚走开没多远,就听见老槐树那边吵嚷起来,原来是那几个长舌妇议论的话传到了奶奶耳朵里,奶奶气得拿着扫帚撵出来骂街了。

娘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青宝,幸亏咱绕路了,不然非得被溅一身火星子不可。”

余青青抿嘴笑了笑,没说话。

一次,爹晚上去大队部开会,说可能晚点回来。天都黑透了,还不见人影,娘有点着急。余青青趴在窗台上,运用起“耳聪目明”的能力,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风雪声很大,但她还是从一片嘈杂中,捕捉到了远处熟悉的、深一脚浅一脚的脚步声,还有爹轻微的咳嗽声。

“娘,爹回来了,快到院门口了!”余青青扭头对灶房正在热水的娘说。

娘疑惑地伸头往外看,外面漆黑一片,啥也看不见。“你这孩子,瞎说啥……”

话还没说完,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爹裹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一边跺脚一边说:“这鬼天气,差点迷了路。”

娘惊讶地看看余青青,赶紧上前帮爹拍打身上的雪:“你这耳朵咋比狗还灵?真听见了?”

余青青只是笑嘻嘻地帮爹拿板凳。

对比余青青的“实用”,余招娣的“过目不忘”虽然风光,却好像也没带来啥实实在在的好处。除了背《语录》被大队书记表扬了一次,得了张奖状贴墙上,日子还是那个穷日子。而且,因为她风头太盛,村里有些半大小子开始看她不顺眼,背地里叫她“显摆精”。

余青青则因为“耳朵灵”、“眼神好”,总能提前知道些消息,比如哪天上面可能要来检查啊,哪块自留地的野菜长得最好啊,默默地帮家里规避了不少小麻烦,也找到了更多填肚子的东西。

余招娣因炫耀“过目不忘”背语录,被推举去参加公社比赛,风头无两。余青青则默默用更好的听力,学会了如何更准确地分辨可食用野菜与草药。

转眼又快到年底,余青青心里隐隐期待着。那个神奇的声音,又快来了吧?这次,堂姐又会把什么“没用”的东西扔给她呢?

第三章:河边惊魂

开春后,河面上的冰化干净了,河水哗啦啦地流,看着就让人欢喜。村里的娃娃们像撒欢的羊羔,一窝蜂地往河边跑。摸小鱼、捞蝌蚪,算是这年头难得的零嘴儿和乐趣。

余招娣自然是这群孩子里的焦点。她卷起裤腿,站在浅水里,那“锦鲤运”真不是白给的。别人半天摸不到一条指头长的小鱼,她随手往石头缝里一掏,就能抓出一条巴掌大的鲫鱼瓜子,引得周围一片羡慕的惊呼。

“招娣姐,你运气真好!” “分我一条呗,招娣姐!”

余招娣得意地把鱼扔进自己的小桶里,下巴扬得老高:“那是,跟着我,保准你们今天都能开荤!”

余青青没往人堆里挤。她找了个安静的河湾,蹲在水边,假装在捡漂亮的小石子。她娘嘱咐过,水深危险,不许她下水。她其实也没想下水,她是在试验自己的“透视眼”。

河水有点浑,但集中精神看下去,水下的世界好像清晰了一些。她能看见水草随着水流摇摆,看见小虾米在水草间蹦跳。这感觉挺新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