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好在,现在她醒了。

母亲虽已离世,但父亲林如海尚在人世——那个前世在她投奔贾府后不久,便因公务操劳、思念亡妻而病逝的父亲,此刻还在扬州任上。这一世,她绝不能让悲剧重演。她要护住父亲,要让他远离贾府的是非,要让他安安稳稳地度过余生。

至于贾府那些人……

林黛玉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冷笑,指尖轻轻摩挲着诗稿的边缘。前世她咽下的血泪,承受的苦楚,这一世,该轮到那些负心人、狠毒人,一一偿还了。宝玉的薄情,贾母的权衡,王夫人的阴狠,还有那些趋炎附势的下人、搬弄是非的姐妹……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一世,她不再是那个寄人篱下、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她带着前世的记忆与怨恨归来,像一株在寒冬里蛰伏过的梅,纵然枝干斑驳,却已在心底淬满了寒霜。

“雪雁,”林黛玉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去把我那支银簪取来,再备笔墨。”

雪雁虽有些疑惑,但还是依言去了。很快,一支素银打造、簪头刻着一朵小小的梅花的银簪,还有一方砚台、一张宣纸,被放在了船舱中央的小桌上。

林黛玉拿起银簪,对着铜镜细细梳理了一下鬓发。镜中的少女,面色苍白,眉眼间带着未脱的稚气,却已隐隐有了日后的风流婉转。只是那双眼睛,不再是前世的清澈懵懂,而是盛满了与年龄不符的深沉与冷冽。

她将银簪插好,又拿起笔,在宣纸上缓缓书写,笔锋锐利,墨色浓得像是化不开的夜。父亲,是她这一世最重要的牵挂,也是她扭转乾坤的第一步。她要写信给父亲,要告诉他,她在船上一切安好,更要不着痕迹地提醒他,留意身体,远离不必要的纷扰——尤其是来自金陵贾府的牵扯。

窗外的雨还在下,船身随着水波轻轻晃动,像是在提醒她,这段通往贾府的航程,才刚刚开始。

林黛玉放下笔,将写好的信仔细折好,放进贴身的荷包里。她再次抚上怀中的诗稿,这一次,指尖不再颤抖。前世的残梦已经惊醒,这一世的孤舟,她要亲自掌舵,驶向一条截然不同的航道。

金陵贾府,她终究是要去的。

但这一次,她不是去寻求庇护的孤女,而是带着利刃归来的复仇者。那些欠了她的,她会一点一点,连本带利地讨回来。

舱外的雨声似乎小了些,一缕微弱的天光透过雨幕,照进船舱,落在林黛玉的脸上。她抬起头,望向那缕天光,眼底闪过一丝决绝。

航程漫漫,前路未知。

但她已无所畏惧。

2.初入侯门,步步为营

乌篷船缓缓靠岸时,金陵的风已带了几分暮春的暖意,却吹不散林黛玉心头的寒凉。码头上早有贾府的人等候,青绸马车停在垂柳下,车辕上雕刻的缠枝莲纹在日光里泛着温润的木光,一如前世她初见时那般,透着侯门世家的体面与疏离。

雪雁扶着她踏下车时,率先迎上来的是周瑞家的,脸上堆着熟稔的笑,语气却带着几分打量:“姑娘可算到了,老太太从清晨就盼着,直问了好几回呢。”林黛玉颔首,目光掠过周瑞家的袖口——那袖口绣着的石榴纹,比前世她初见时新了些,想来是这两年新做的。她垂下眼睫,声音平静无波:“有劳周妈妈带路,也免得外祖母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