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更新时间:2025-09-27 02:59:23

(2)

“我”叫沈红霞。五十五岁,澄海集团总部保洁部员工,工号735。这是江寻从床头那张皱巴巴的工牌和室友赵伯(就是那个老头)的絮叨中,拼凑出的身份信息。

他被迫接受了这个现实:他的灵魂,不知为何,被困在了这个公司最底层、最卑微的躯壳里。

上班铃如同催命符。他跟着赵伯,融入灰色制服的人流,走向那栋他亲手设计的、矗立在城市中心的玻璃摩天大楼。曾经,他是这里的王。如今,他是最不起眼的尘埃。

保洁工具发放处,主管是一个踩着高跟鞋、妆容精致刻薄的年轻女人,姓王。她正用尖锐的声音训话:“……都打起精神!公司给你们发工资不是养闲人的!按照新规,每人负责的楼层区域增加百分之二十,午休时间压缩到半小时!完不成任务,扣绩效!连续不合格,滚蛋!”

江寻愣住了。这“新规”,是他昏迷前一周,为了提升“人效”,力排众议签发的。当时财务总监提醒过这样强度太大,他只用一句“慈不掌兵”顶了回去。如今,这冰冷的规则,如同回旋镖,精准地砸在了他自己头上。

他的工作区域,包括他曾经的CEO办公室所在的那一整层。握着冰冷的拖把,提着沉重的水桶,穿着不合脚的胶鞋,江寻开始了作为沈红霞的一天。

地板必须光可鉴人,不能有一丝水痕。垃圾桶必须及时清空,不能满溢。洗手间的镜面不能有一个指印。这些标准,是他亲自审定的。他曾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看着保洁效率报表,为数字提升而满意。他从未想过,维持这“光鲜”的背后,是怎样一种重复、机械、耗尽体力的艰辛。

腰酸背痛,手臂如同灌铅。半小时的午休,他瘫在杂物间角落,啃着赵伯分给他的半个冷馒头。这就是“楼下便利店买得起的面包”?他想起母亲那句话,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下午,他被迫去清理高层办公区的垃圾桶。经过他曾经的办公室,玻璃门紧闭,百叶窗拉着。他听到里面传来母亲苏清月清晰冷静的声音,正在电话里谈论一笔数亿的并购案。术语,杠杆,对赌协议……那是他曾如鱼得水的世界,此刻却隔着一层玻璃,遥远得像在另一个星球。

而他现在的工作,是弯腰捡起垃圾桶里揉成一团的废纸,上面可能还沾着咖啡渍。一种巨大的屈辱感,让他几乎直不起腰。

更让他窒息的是周围“同事”的沉默。这些灰色的身影,默默地擦拭,清扫,如同工蚁。他们脸上很少有表情,眼神是长期疲惫后的麻木。赵伯偶尔会对他(沈红霞)露出一个宽厚的笑,低声道:“忍忍,就快下班了。”

“忍?”江寻的灵魂在咆哮。他江寻的人生字典里,何曾有过“忍”字?

(3)

下班铃声再次响起时,江寻感觉这具五十五岁的身体已经散了架。每一块肌肉都在尖叫抗议。回到那个狭窄、阴暗的集体宿舍,所谓的晚餐是清水煮白菜配米饭,几乎看不到油星。

他躺在坚硬的板床上,望着天花板上的霉斑,第一次真正开始“思考”他一手建立的这个体系。

“人效”、“成本控制”、“标准化流程”……这些他曾经无比熟悉的词汇,此刻有了全新的、血肉模糊的含义。他设计的制度,像一台精密的榨汁机,最大限度地压榨着每一份劳动力,包括沈红霞这样的“耗材”。他给了他们远低于生活成本的薪水,却用严格的考核和微薄的奖金吊着他们,让他们不敢停下,因为停下就意味着失去这唯一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