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走进会议室,果然看见了陆北辰。他带着他的团队坐在对面,西装革履,意气风发。

苏晴居然也在,坐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一副温婉陪伴的模样。

看到我,陆北辰明显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难以置信,随即被一种轻蔑取代。他大概以为我是来胡闹的,或者,是来求他的。

我无视他们的目光,径直走到标有“林深见鹿工作室”的座位坐下。

整个陈述过程,我条理清晰,语速平稳。我们的方案没有堆砌高科技术语,而是聚焦于“人”和“故事”,用情感脉络串联起冰冷的城市历史,提出了线上线下联动的沉浸式体验构想。

我甚至当场播放了一段团队临时赶制出来的概念短片,画面质感与情感浓度,让几位评审委员频频点头。

轮到陆北辰的“辰星科技”陈述时,他们展示的是庞大的数据库、炫目的VR技术演示,听起来很高大上,却总让人觉得隔了一层,缺乏温度。

陆北辰的陈述也带着一种惯常的、不容置疑的傲慢,仿佛项目已是他的囊中之物。

提问环节,一位资深评审突然看向我:“林小姐,你们的方案很打动人。

但我有个疑问,你们工作室是新成立的,如何保证如此大型项目的执行力和后期维护?”

我早有准备,从容答道:“感谢您的提问。

执行力源于对内容的极致追求和灵活的协作模式。我们已与本地最具经验的文化执行团队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至于后期维护,我们认为,真正的‘维护’是让项目本身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形成社群效应,而非被动维修。

这是我们方案中社群运营部分的核心内容。”我递上了一份补充材料。

评审没有再追问。

宣布结果需要时间,我和团队在休息室等待。门被推开,陆北辰沉着脸走进来,苏晴跟在他身后。

“林婉,”他压着怒气,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你到底想干什么?那个‘林深见鹿’真的是你?你抢这个项目,是什么意思?”

我慢条斯理地合上手中的资料,抬眼看他:“陆总,竞标会场,讨论私事不合适吧?至于项目,各凭本事,何来‘抢’一说?”

“凭本事?”陆北辰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你一个刚成立的工作室,拿什么跟我争?你知道我为了这个项目投入了多少资源?系统判定这个项目对我至关重要!”他又搬出了他那套“系统论”。

我微微一笑:“哦?那你的系统有没有判定,你会输给我?”

他脸色瞬间铁青。

苏晴适时地拉了拉他的胳膊,柔声说:“北辰,别这样,也许林小姐只是运气好……”

“运气?”我打断她,目光锐利地扫过去,“苏小姐,靠运气和靠系统,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我,只信我手里的笔和脑子。”

这时,工作人员进来通知:“各位,结果出来了。请回会议室。”

项目负责人站在前方,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我身上:“经过评审团慎重讨论,我们一致认为,‘林深见鹿工作室’的方案更贴近项目内核,创新性与可行性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