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不睡觉,整夜对着那枚从乾隆手中取下的玉佩说话。而且...而且他的身体开始散发一种类似墓穴的腐臭味,尽管他每天洗几次澡。”
送走王顺后,陈启明陷入沉思。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学者,他本不相信鬼神之说,但守陵人日记和士兵的证词让他产生了不祥的预感。
北平,孙殿英的临时住所。
孙殿英站在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他的眼袋深重,眼神涣散,耳边总回响着奇怪的低语。
更让他恐惧的是,他发现自己开始忘记一些近期发生的事情,有时一觉醒来,不知道自己前一刻在做什么。
他掏出那枚龙形玉佩,玉佩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绿光。自从得到这枚玉佩后,他的运气急转直下。南京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开始调查东陵盗宝案,各路仇家也蠢蠢欲动。
最让他不安的是那个反复出现的梦:一个穿着清袍的老人站在他的床前,用干枯的手指指着他,嘴唇翕动,说着他听不懂的语言。而每次梦醒,房间内都弥漫着一股墓穴特有的霉味。
“报告师座,南京方面派来的调查组明天就到。”副官在门外报告。
孙殿英烦躁地将玉佩塞回口袋:“准备好‘礼物’,我要亲自招待这些南京来的大员。”
陈启明决定亲自调查东陵盗宝的真相。通过关系,他结识了调查组的一名成员,得以随行前往蓟县。
清东陵的破败景象让他心痛欲绝。裕陵地宫入口大开,破碎的棺木和散落的随葬品随处可见。在当地人的指引下,陈启明找到了一位老守陵人的后代——八十岁的哈图尔老人。
哈图尔老人起初对陈启明十分戒备,但当他看到陈启明手中的守陵人日记后,态度缓和了许多。
“乾隆皇帝不是普通人,”老人用沙哑的声音说,“他生前就预见到陵墓会被盗,所以设置了诅咒。
那枚镇魂玉本是为了镇压他的魂魄,防止他死后作祟。一旦被移走,不仅乾隆的阴魂会获得自由,还会带来厄运给那些扰他清净的人。”
“您相信这些传说吗?”陈启明问。
老人深邃的眼睛盯着他:“我不是相信,我是知道。我的曾祖父是当年的守陵人之一,家族世代相传这个秘密。
乾隆皇帝生前对西藏密宗极为信奉,镇魂玉就是一位西藏活佛所赠。”
告别老人后,陈启明在陵区附近考察时,意外发现了一处隐蔽的洞穴。在洞穴中,他找到了一些散落的珠宝和一本残破的笔记。
笔记的主人是一名参与盗墓的士兵,记录了他们打开乾隆棺椁后的诡异经历,以及孙殿英如何变得越来越古怪。
笔记的最后一页写道:“师长已经完全变了,他晚上说梦话用的是一种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像是满语又不是。
昨天我亲眼看到,在没有人靠近的情况下,他房间里的东西自己移动了位置。我们要倒霉了,乾隆皇帝的诅咒是真的...”
南京政府对孙殿英的审判最终不了了之。通过行贿和势力运作,孙殿英逃脱了惩罚,但厄运却如影随形。
短短半年内,参与盗墓的主要军官相继离奇死亡或发疯。而孙殿英本人则变得越来越孤僻,有传言说他晚上从不睡觉,而是在房间里与“看不见的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