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国家为研究跨维度技术成立的专项计划。”另一人补充道,“赵刚总指挥在基地等您,具体情况会跟您详细说明。现在需要您配合转移,基地位置涉密,路上会给您戴眼罩,望理解。”
林墨点点头,回头看了一眼电竞公寓——这里有他三年的电竞生涯,有退役后的逃避与挣扎,但从今天起,这里只是过去。他锁上门,跟着两人下楼,白色商务车停在小区角落,车窗贴着深色膜,看不到里面。
上车后,眼罩戴上的瞬间,黑暗里突然浮现出小李的脸。林墨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肩章,耳边仿佛又听到戈壁的风声,听到小李说“守住国家的边”。
不知过了多久,车子停下。眼罩被取下时,刺眼的白光让林墨眯起眼。他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巨大的地下通道里,墙壁由钢筋混凝土构成,每隔十米就有一盏防爆灯,光线明亮却不刺眼。通道两侧,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推着仪器匆匆走过,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专注的神情。
“林墨同志,这边请。”一名士兵走过来,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赵总指挥在实验室等您。”
跟着士兵穿过两道厚重的防爆门,林墨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巨大的实验室里,无数屏幕闪烁着数据流,中央的透明实验柜里,那枚他寄来的曼德尔砖正悬浮在半空中,周围环绕着蓝色的检测光束,光束扫过砖体,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项数据——“熔点:5210℃”“硬度:钨合金3.2倍”“空间稳定因子含量:78%”。
“林墨同志,终于见到你了。”一位肩上扛着少将军衔的老人快步走来,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却精神矍铄。他握住林墨的手,掌心的老茧蹭过林墨的指节——那是常年握枪、握方向盘留下的痕迹,和他当年的指导员一模一样。“我是赵刚,‘归墟计划’总指挥。”
林墨连忙回礼,动作标准而有力,左腿的旧伤隐隐作痛,却让他觉得无比踏实:“赵将军,您好!”
“不用拘谨。”赵刚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落在他的左腿上,语气带着了然,“你的档案我们都调来了——‘利刃’小队,边境反恐任务,立过二等功,因伤退役。当年你带队员销毁生化武器,没让任何威胁越过关境,这是大功。”
“可我没守住队员。”林墨的声音突然发哑,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枚“利刃”肩章,放在实验柜的玻璃上,肩章上的五角星已经褪色,却依旧清晰,“如果我能再快一点,如果装备能再好一点,小李他们就不会……”
“没有如果,但我们能让未来没有遗憾。”赵刚的声音变得严肃,他指着实验柜里的曼德尔砖,“这东西里的‘空间稳定因子’,是跨维度技术的关键。我们分析了《三角洲行动》的游戏数据,发现哈夫克集团有一把高斯步枪,它的核心导轨用的是和曼德尔砖同源的合金——如果能把导轨带回来,我们的单兵装备至少能往前推进十年,边防战士就能有更坚固的防弹衣、更精准的武器,再也不会像当年那样,因为装备差距牺牲。”
林墨猛地抬头,小李倒在他怀里的画面又冒了出来。如果当年有这种合金的防弹衣,穿甲弹就打不透;如果有高斯步枪的精度,他们就能更早发现埋伏……他攥紧拳头,指节泛白:“赵将军,我去!我现在就去把导轨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