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风光无限。
朋友圈晒的是健身房打卡照、咖啡拉花、凌晨加班后的城市夜景。
可没人知道,我的生活早已不属于我自己。
掌控它的,是一款名为「人生倒计时」的App。
这是“智维科技”推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slogan是:“掌控每一秒,赢回整个人生。”
它不仅仅是个日程工具。
它是监工,是法官,是心理医生,甚至是情感顾问。
每天早上6:30,智能音箱准时响起:
“沈哲,今天是第13,872天,请开启高效人生。今日目标:完成3个项目节点,回复28封邮件,与妻子有效沟通≥5分钟。”
什么叫“有效沟通”?
系统定义得很清楚:必须包含正面情绪词汇(如“亲爱的”“辛苦了”),持续时间不少于3分钟,语调平稳,心率波动小于±10bpm。
如果我没按时起床,它会自动发送预警邮件给HR:
“员工沈哲存在惰性倾向,建议绩效考核扣0.5分。”
这不是吓唬人。
上个月我就因此丢了季度优秀员工评选资格。
更可怕的是社交监控。
有一次,林晚抱怨我总是忽略她的情绪,说了句重话:“你根本不在乎我!”
我说了句:“你能不能别无理取闹?”
系统立刻检测到语音语调激化,心跳加速,关键词触发“情感冲突”。
五秒钟后,手机弹窗:
【情感冲突超标!建议立即道歉,否则将影响“家庭和谐指数”】
【参考话术:亲爱的,是我错了,你要不要喝杯热牛奶?】
我照着念了一遍。
林晚冷笑:“你现在连道歉都要AI教你说了?”
我没反驳。
因为我知道,如果不这么做,今晚的“亲密互动评分”就会暴跌,进而影响下周的“家庭幸福指数报告”。
而这报告,会被同步推送到公司管理层的后台——作为“高潜力人才稳定性评估”的一部分。
最让我后悔的一次,是林晚的生日。
我想送她一条施华洛世奇的天鹅项链,纪念我们结婚五周年。
刚打开购物APP,系统弹出警告:
【预算超标!当前月度“情感支出”已达上限(¥1200/¥1200)】
【建议替换为:购买“情绪疗愈”线上课程兑换码(节省68%)】
我犹豫了一下,点了确认。
三天后,林晚收到了那张价值399元的兑换码。
她看了一眼,一句话没说,当晚就在手机里把它删了。
后来我才从她闺蜜口中得知,那条项链,是她偷偷存了半年私房钱,打算买来送我的。
她说:“我以为他会懂。”
可我没懂。
因为我被系统训练得只会“最优决策”,不会“用心去爱”。
我们的婚姻,就像一场精密计算的投资组合,一旦收益率下降,便果断止损。
而她想要的,从来不是回报率。
她想要的是温度,是看见,是有人愿意为她停下脚步。
可惜,我已经忘了怎么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