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出租屋的假发与不同的客人

江洲城的巷尾村,电线像乱麻缠在斑驳的墙面上。老周蹲在出租屋的水泥地上,指尖捏着一缕棕红色假发,塑料发网边缘磨得指腹发疼。床底纸箱里,半盒过期粉底、洗得发白的碎花连衣裙旁,多了个皱巴巴的帆布袋,里面装着最近收到的食用油、牛奶,还有两罐进口饼干 —— 那是昨天 “接待” 一位外国客人时对方送的。

这是 2025 年 6 月,老周以 “红姐” 的身份在社交平台活跃的第二周。自从第一次跟 “强子” 换了两桶食用油,他发现这 “生意” 比搬货来得快,也更能凑齐母亲的医药费。只是每次化妆时,镜中那张涂着歪扭口红的脸,总让他想起老家村口卖菜的王婶,心里又酸又涩。

第一个客人:巷尾村的张大爷

老周接待的第一个 “老客户”,是住在巷尾村另一头的张大爷。张大爷七十多岁,老伴走得早,儿女在外地打工,每天靠捡废品打发时间。他刷到 “红姐” 的账号时,以为是哪个独居的老太太想找人说话,发消息说 “姑娘要是不嫌弃,我这儿有刚买的鸡蛋,想跟你唠唠嗑”。

见面地点约在巷口的老槐树下。老周提前半小时到,特意把假发梳得整齐些,还往领口塞了块花布巾,显得 “女性化” 些。张大爷提着一篮鸡蛋走来,背有些驼,手里还攥着个布包。“姑娘,你比照片上看着实在。” 张大爷递过鸡蛋,眼神里满是孤独,“我家丫头要是还在,跟你差不多大。”

老周低着头,尽量让声音软下来:“大爷,您儿女不在身边,平时挺孤单吧?” 他没敢多说话,怕声音露馅。张大爷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说老伴生前喜欢养花,说自己捡废品时遇到的趣事,说儿女寄来的钱总花不完却没人陪他吃饭。老周听着,想起自己瘫痪的母亲,鼻子一酸。临走时,张大爷塞给老周一个布包,里面是两双新做的布鞋:“姑娘,天快凉了,穿这个暖和。”

老周攥着布鞋回到出租屋,拆开布包时,发现里面还夹着五十块钱。他坐在床沿,看着鸡蛋和布鞋,眼泪掉了下来 —— 这是他来江洲城后,第一次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可他却用谎言骗了这位老人。那晚,他没敢打开社交软件,对着母亲的照片坐了一夜。

第二个客人:大学城的大学生小吴

没过两天,老周接到了一个年轻客人的消息。对方叫小吴,是江洲城大学城的大三学生,头像是篮球场上的自拍,消息里透着年轻人的浮躁:“姐,我刚跟女朋友分手,想找人散散心,我给你买奶茶,再给你带两盒进口巧克力。”

见面地点约在大学城附近的奶茶店门口。老周提前到了,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点了杯最便宜的柠檬水。小吴骑着电动车来,穿着运动服,脸上还带着学生气。他把奶茶和巧克力递过来,眼神直勾勾地盯着老周:“姐,你真人比照片好看,怎么不怎么说话啊?”

老周端起柠檬水抿了一口,掩饰紧张:“我…… 我不太会跟年轻人聊天。” 小吴却没在意,自顾自地说起来,说女朋友嫌他没钱没前途,说专业课太难总挂科,说爸妈总逼他考公务员。老周听着,想起自己年轻时没机会读书的遗憾,忍不住劝了句:“年轻人别太急,好好读书,以后总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