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苏晚回到安静的房间,站在窗边,看着楼下车灯流影,手中那张名片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温热的触感。三年了,她第一次感觉到,心脏某个冰封的角落,似乎被这异国他乡偶然邂逅的、恰到好处的温暖,轻轻叩动了一下。

她知道前路漫长,过去的阴影未必完全散去。但此刻,她不再是那个只能依附于傅承聿、乞求一点关注的影子。她是苏晚,是靠自己的双手和才华立足的修复师“Su”。

而未来,似乎也并非只有灰暗一种颜色。

3.风暴前夕,狭路相逢

巴黎的插曲像一枚投入湖心的石子,在苏晚平静的生活里漾开几圈涟漪,但并未掀起惊涛骇浪。她与陆砚舟互留了联系方式,之后偶尔会就某些艺术品的信息简短交流,彼此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和尊重。苏晚全心投入到新的项目中,享受着用技艺让古老器物重焕光彩的过程,这种成就感踏实而充盈。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啮合着意想不到的环节。半年后,一个重要的国宝回流项目找到了苏晚所在的机构——一批清末流失海外的珍贵宫廷文物有望回归,其中几件漆器与珐琅器受损严重,急需顶尖修复师参与。出于专业考量和对故土的牵念,苏晚接下了这个项目,并作为核心专家,随工作组一同回国,常驻京市。

京市,这座承载了她太多爱与痛的城市,以一场连绵的秋雨迎接她的归来。空气里弥漫着熟悉的、带着土腥味的湿润,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比三年前更显繁华,也更具压迫感。

项目组下榻的酒店恰好与傅氏集团总部隔街相望。苏晚站在房间落地窗前,望着对面大厦顶端醒目的“傅氏”Logo,眼神平静无波。那里曾是她遥望和等待的牢笼入口,如今,却只是地图上一个普通的坐标。

她刻意低调,行程保密。但京市的圈子就那么大,尤其当项目涉及敏感国宝,难免与一些顶级资本和收藏家产生交集。傅承聿的名字,不可避免地再次闯入她的世界——傅氏集团旗下有一个艺术基金会,也对这批回流文物表现出浓厚兴趣,希望能参与赞助,提升企业形象。

第一次正面交锋,发生在一个小范围的项目研讨会上。

苏晚作为主讲专家之一,穿着简洁的白色衬衫和卡其色长裤,绾着低髻,正在台上用清晰的逻辑和精美的PPT阐述修复方案。她的自信从容、专业深度,让她在一群资深专家和企业家中间也毫不逊色,甚至熠熠生辉。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傅承聿在一众高管的簇拥下走了进来。他似乎是临时起意来旁听,目光漫不经心地扫过会场,直到,定格在台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上。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

傅承聿脸上的从容瞬间凝固,瞳孔剧烈收缩,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幻影。三年,他动用过不少手段寻找苏晚,却如石沉大海。他设想过无数次重逢的场景,或许是她落魄归来祈求原谅,或许是在某个角落默默无闻地生活。他从未想过,会是在这样一个高规格的专业场合,看到她以如此耀眼夺目的方式出现。

她瘦了些,但气色极好,眉宇间没了过去的隐忍和怯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力量和知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