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陆砚舟眼中掠过一丝真正的惊讶。那道暗伤,连他重金聘请的鉴定师都未曾发现。他不由重新审视眼前这个年轻女子,她不仅容貌清丽,那份不显山露水的专业功底和坦诚,更令人印象深刻。

“受教了。”陆砚舟举了举手中的水杯,姿态是真正的尊重,“看来我捡了个漏,也承了苏小姐一个人情。”

苏晚莞尔:“陆先生凭实力竞价,谈不上人情。只是可惜,这件插屏本可更完美。”

两人的交谈简短而愉快,围绕着古董修复与收藏,陆砚舟见解独到,言辞精准,丝毫没有富商常见的浮夸。苏晚能感觉到,他看她的眼神,是纯粹的欣赏,是对她专业能力的认可,这与傅承聿过去那种习惯性的忽视或施舍般的姿态,天壤之别。

拍卖会继续。后续有一件宋代的官窑笔洗,苏晚代表机构成功拍下。办理交割手续时,竟又遇到了陆砚舟。他似乎是特意等在那里。

“苏小姐,再次感谢你之前的指点。为表谢意,不知可否赏光共进晚餐?附近有家不错的餐厅,他们的勃艮第炖牛肉很地道。”他的邀请直接而坦荡,眼神清正,不带任何暧昧的压迫感,仿佛只是同行之间一次自然的交流。

苏晚有些意外。三年间,她刻意回避任何复杂的社交和情感纠葛,全身心投入工作。但陆砚舟的邀请让人难以反感。她想了想,晚上并无安排,而且,她确实需要拓展一些专业领域的人脉。

“陆先生客气了。是我的荣幸。”她点头应下。

晚餐在一家有着暖黄色灯光和古老壁炉的小餐馆。氛围轻松惬意。陆砚舟很健谈,但并不夸夸其谈,他聊欧洲的艺术市场,聊他在世界各地有趣的见闻,也耐心倾听苏晚谈论古董修复的技法和心得。他甚至会注意到她更喜欢喝气泡水而非红酒,自然地为她续杯。

这种细致入微的尊重和体贴,是苏晚在傅承聿那里从未得到过的奢侈品。她紧绷的神经不知不觉放松下来。

“苏小姐似乎不是长期驻留巴黎?”陆砚舟状似无意地问起。

“嗯,项目制合作。等项目结束,可能会回国发展。”苏晚坦言。国内的古董文物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她的老师也一直希望她回去贡献力量。

陆砚舟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亮:“很好。国内天地广阔。或许,日后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

他没有追问她的过去,没有打探她的隐私,只是基于当下的交集,表达了对未来的开放态度。这种分寸感,让苏晚感到舒适和安全。

送苏晚回公寓的路上,夜色中的巴黎温柔浪漫。陆砚舟的车是一辆低调的黑色慕尚,车内只有淡淡的皮革香和舒缓的古典乐。

“就送到这里吧,谢谢陆先生的晚餐。”苏晚在公寓楼下驻足。

陆砚舟下车,为她拉开车门,递上一张只有名字和私人电话的素白名片:“今晚很愉快,苏小姐。保持联系。”

“叫我苏晚就好。”她接过名片,指尖微凉。

“那么,苏晚,”陆砚舟从善如流,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温和,“晚安。期待下次再见。”

他站在原地,目送她走进公寓大门,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电梯口,才转身上车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