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老修师傅找小许谈了谈。他坐在小许对面,看着眼前这个沉稳的年轻人,心里有些复杂:“小许,你跟我学了五年,手艺已经很扎实了。我原本想,把铺子交给你……”
小许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讶,又带着些不安:“师傅,我…… 我怕我做不好,我只会修老钟表,那些新东西我都不会……”
“我知道你担心啥。” 老修师傅打断他的话,“其实我也想通了,咱们这手艺,不能只守着老的,也得学新的。小冯那孩子,报了修智能手表的课程,你要是有兴趣,也能跟他一起学学。”
小许愣了愣,随即点了点头:“师傅,我想学!我也不想咱们的手艺,就这么没了。”
老修师傅看着小许,笑了 —— 他之前总觉得,小许只会守着老规矩,却忘了,真正的守,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变中守住根本。
五年时间,说快不快,说慢不慢。巷口的老槐树又添了五圈年轮,钟表铺的招牌换了新的,上面写着 “修记新旧钟表体验馆”,门口摆着一个改装过的老座钟,晚上会发出柔和的夜光,成了巷口的一道风景。
小冯成了铺子的新掌柜,他把数字化工具引进了铺子,还开了线上店铺,每天都有外地的主顾把钟表寄过来修。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毛躁的小伙子了,说话做事都沉稳了许多,只是眼里的那股冲劲,还没消失。
小许成了铺子里的 “老钟表修复师”,专门修复古董钟表。经他手修好的民国怀表、老座钟,不仅走时精准,还保留了原本的韵味,成了收藏家眼里的宝贝。他偶尔也会跟着小冯学修智能手表,虽然速度慢,却做得格外认真。
每天早上,老修师傅还是会来铺子里坐着,看小冯对着电脑回复线上订单,听小许跟主顾讲解老钟表的历史。有时候,他会拿起小许刚修好的怀表,放在耳边听着走针的声音,那声音清脆、稳定,像极了他年轻时听见过的声响。
“师傅,您看这个!” 小冯拿着一个改装后的老座钟跑过来,座钟上连接着蓝牙,能播放音乐,“这是给一个老主顾改的,他说想让老座钟也能跟上现在的日子。”
老修师傅接过座钟,指尖在木质钟壳上摩挲着,又按下了播放键,轻柔的音乐从座钟里传出来,和走针的声音混在一起,意外地和谐。他抬头看着小冯和小许,两人正凑在一起研究新的修表工具,眼里满是光。
老修师傅突然想起年轻时,师傅给他讲的老座钟的故事:“真正厉害的钟,不是摆在那里好看的,是能跟着日子走,能陪着人们记录时光,能适应新日子的。” 当时他没太懂,现在终于明白了 —— 真正的好手艺,不是永远守着老规矩,而是在岁月的打磨里,在生活的洗礼中,带着烟火气,带着人情味,慢慢生长,慢慢变化,才能真正站得住脚,真正被人记住。
巷口的老槐树又落了一地叶子,风一吹,叶子打着旋儿落在钟表铺的窗台上。老修师傅看着那些叶子,突然笑了 —— 原来,日子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钟表会生锈,手艺会更新,人也会改变。重要的是,要学会打破自己心里的那道墙,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去接纳更多不一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