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圈套。
他要是承认这是特殊工艺,就得编出一套理论来。
可这玩意儿,他怎么编?
他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那就是自己打自己脸。
老钱的嘴唇哆嗦了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脸憋得通红。
周围的人群里,已经有人发出了憋不住的笑声。
“这……这是我们家祖传的秘方!”
憋了半天,老钱就憋出这么一句。
“哦!祖传秘方啊!”
我立刻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那您这秘方可太厉害了。”
“大叔,失敬失敬。”
我对着他拱了拱手,学着电视里江湖人的样子。
周围的笑声更大了。
老钱的脸,已经黑得跟锅底一样了。
他旁边的托儿,悄悄往后退了两步,想假装不认识他。
我怎么可能让他跑了。
“别急啊,大叔。”
“我这还有个问题呢。”
5
老钱现在看我的眼神,已经不是看一只肥羊了。
是看一个催命的阎王。
他想跑,但摊子还在这儿。
他想骂人,但周围全是看热闹的,他不敢。
只能硬着头皮站那儿。
“你……你还想问什么?”
他说话的声音都有点抖了。
“大叔,您别紧张,我就是好奇心重。”
我拿起那个碗,又打开了手机的手电筒。
一道光打在碗的内壁上。
“您看这釉面。”
我把碗口对着他,也对着人群。
“这釉水真亮,跟新的一样。您家保护得可真好。”
我先是夸了一句。
老钱的嘴角抽搐了一下。
新烧出来的,能不亮吗?
“我就想问问这釉里面的气泡。”
我把光束聚焦在一点上。
那些细小又密集的气泡,在光下无所遁形。
“我读书的时候,老师说,古代的瓷器,因为是柴火烧的,窑里的温度不好控制。”
“所以烧出来的东西,釉面气泡有大有小,分布也不均匀,行话叫‘寥若晨星’。”
“就是跟天上的星星一样,这儿一颗,那儿一颗的。”
我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
“可是您这个碗,里面的气泡,您看。”
我把碗又递近了一点。
“密密麻麻的,而且大小都差不多。”
“跟拿尺子量过,再一个个点上去似的。”
“特别整齐,特别听话。”
我的用词,是“听话”。
这个词用在气泡上,就显得特别讽刺。
人群里又是一阵哄笑。
“大叔,我还是那个问题。”
我收起笑容,一脸严肃地看着他。
“是不是您家那个祖传的秘方,不光能控制火石红的颜色。”
“还能让这釉里的气泡,都按照统一标准来长?”
“这也太先进了吧?”
“这得是什么样的技术水平?”
“我觉得这都不只是文物了,这简直是古代黑科技啊。”
“您这碗,应该上交国家,让科学家好好研究研究。”
我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老钱已经彻底傻了。
他张着嘴,像是缺水的鱼。
大脑估计已经宕机了。
他完全没想到,剧本会这么发展。
他设计好的一场“慧眼识珠”,被我硬生生扭成了一场“走进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