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知道。
我不知道她喜欢写作。印象里,她最多就是看看地摊上买的言情小说,或者超市门口发的健康小报。她从来没跟我提过什么作家梦,一个字都没有。
我只知道她在超市上班,很辛苦,早出晚归。我知道她负责写那些放在货架上的促销标签,用那种粗头的记号笔,字写得很大,歪歪扭扭的,“特价”“买一送一”。我小时候还帮她写过,觉得好玩。她总是夸我:“看我闺女字写得多好,比妈强多了。”
我不知道,那一张张促销单背后,是她埋藏了这么多年的东西。我不知道,她心里那个“空落落”的地方,有这么大。
我一直觉得,是我在包容她的唠叨,她的固执,她的落伍。我甚至有时候会不耐烦,觉得她不懂我,不能理解我的世界。可我从来没想过,她或许也曾有一个我完全不了解的世界,那个世界还没来得及展开,就被生活压在了最底下,上面盖满了油盐酱醋和我的学费。
那半个“要是当年……”,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
我坐在客厅地板上,背靠着电视柜,哭了很久。不是嚎啕大哭,就是眼泪止不住地流,心里堵得厉害。为我妈,也为我自己的后知后觉。
哭够了,我把旧手机放回原处,擦干脸,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但有什么东西,在我心里彻底不一样了。
那天晚上,我妈回来得比平时晚些,脸上带着疲惫。她换了鞋,随口问:“吃了吗?”
“吃了。给你留了菜在锅里。”我说。
她“嗯”了一声,就去厨房热菜。我看着她的背影,微微驼了,走路时腿脚好像也不如以前利索。她才五十岁啊。
我忽然开口,声音有点哑:“妈,你年轻时有没有啥特别想干,又没干成的事?”
她正端着碗出来,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扯扯嘴角:“想干的事?多了去了。想当公主,想上天摘星星,可能吗?净问些没用的。赶紧的,帮我把筷子拿来。”
看,她还是这样,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不露一点缝隙。
但我好像能透过那层坚硬的壳,看到里面那个曾经也有梦的、现在还会偷偷写“对不起”的、柔软的她了。
那天夜里,我失眠了。翻来覆去,脑子里全是那个文档里的字句,和我妈抱着手机傻笑又慌张的样子。我忽然意识到,她最近对着手机笑,可能不是在跟什么人聊天,而是在写东西?在那个新手机上,继续她没人知道的“随笔”?
这个猜测让我心里一热。
我爬起来,打开电脑。屏幕的光在黑暗里有些刺眼。我点开浏览器,犹豫了一下,开始搜索写作平台。什么晋江、起点、豆瓣阅读……我一个一个点进去看。我知道我妈肯定不懂这些,她顶多就是在手机备忘录或者WPS里写写。
我注册了一个账号,名字想了很久,最后打上了四个字:“桂芬的文字”。简单,直接,像她。
然后,我新建了一个文档。
标题,我敲下了那句话——《我妈的错别字梦想》。
手指放在键盘上,我深吸了一口气。第一个字该怎么写?从哪儿开始?
我想了想,决定就从今天下午,从那个旧手机开始。
“我发现我妈的秘密,在一个充不进电的旧手机里。文档的名字叫‘随笔’,里面写满了‘女儿,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