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雨幕里飘来淡淡的墨香,比任何药材都更让他心颤。这是光绪二十三年的临安城,沈家药铺的少东家与绣坊孤女的初遇,仿佛早已在命运的安排下,等待这一场春雨的洗礼。

沈砚之帮苏芷换了新弦,试音时随手拨了一段《梅花三弄》的旋律。苏芷眼中闪过惊喜:“公子也通琴艺?”

“略知一二。”沈砚之谦逊道,却见苏芷已拿出文房四宝,请他指点琴谱。两人就着琴艺聊开,竟忘了时间流逝。直到安仁在门外轻声催促,沈砚之才惊觉已过了一个时辰。

分别时,沈砚之忍不住回头,见那抹素白的身影仍立在门边,宛若雨中的一株芷草。他心中微动,忽然觉得这个沉闷的梅雨季,似乎多了几分清新的意味。

02 药香里的秘密

三日后的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湿润的青石板上,将前几日连绵阴雨带来的潮湿气息一扫而空。苏芷抱着绣好的帐幔来到沈家药铺,还未进门,便闻到一股浓郁的药材香气。

沈家药铺是临安城的老字号,门楣上挂着“杏林春满”的匾额,两侧对联写着:“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店堂宽敞明亮,一面墙都是密密麻麻的药柜,每个抽屉上都贴着药名。另一面墙上挂着人体经络图和各种药材图谱,墙角还摆着一具精致的铜人模型,上面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穴位。

沈家后院晒着陈皮与当归,沈砚之正对照《本草纲目》分拣药材。阳光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平添几分温润。他的手指修长白皙,拣选药材时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这几日,他总会不自觉地想起那位在雨中相遇的姑娘,想起她抚琴时的专注神情,以及衣袖上那抹淡淡的墨痕。

“沈公子。”苏芷轻声唤道。

沈砚之抬头,眼中掠过一丝惊喜:“苏姑娘来得正好,我刚得了一批川贝,正想请姑娘鉴赏。”他引着她穿过回廊,药香愈发浓郁。其实哪有什么川贝要鉴赏,不过是想多见她一面的借口罢了。

苏芷将帐幔递上,目光却不自觉被案几上的一叠诗稿吸引——那正是她昨日丢弃的习作。原来药童拾来当包药纸,被沈砚之认出字迹,特意留了下来。

“悬壶济世者,原也窥人私语么?”她耳尖发烫,语气中带着几分嗔怪,心下却莫名悸动。这些诗稿是她夜深人静时所作,抒发的都是不能为外人道的女儿心思。其中有几句,甚至隐约描绘了那日雨中相遇的情景。

沈砚之却不慌不忙,忽然握住她手腕:“姑娘脉象弦紧,可是夜不安眠?”他指尖温热,搭在她腕间,竟让她慌乱的心跳渐渐平缓下来。

苏芷抽回手,却见他已包好一剂安神茶:“夜交藤合欢花,佐以少许酸枣仁,最是安神养心。姑娘若是夜不能寐,可试试这方子。”

她正要推拒,却见药柜第三格抽屉微开,隐约可见一卷画稿。心中微动,终是接过了药包。指尖相触的刹那,两人皆是一怔,仿佛有看不见的能量在彼此间流转。

“多谢公子。”苏芷福了一福,转身离去时,唇角却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她忽然觉得,这个总是萦绕着药香的铺子,竟比往日都要温暖几分。

沈砚之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这才转身打开药柜第三格抽屉。那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十二幅小像,每一幅都是苏芷不同的神态:或抚琴,或刺绣,或凝眉思索。他轻轻抚摸画纸,唇角不自觉扬起温柔的弧度。这些画像是他凭着记忆所绘,每一笔都凝聚着那个雨天相遇后,他心中挥之不去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