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锦帕传情
端午将至,临安城内龙舟竞渡,鼓声震天。运河两岸人山人海,各色旗帜飘扬,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粽叶和艾草的清香,节日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
苏芷与闺中密友周明漪同游河岸。周明漪是城中周乡绅的独女,性情开朗,与苏芷自幼相识。两人沿着运河漫步,欣赏着装饰华丽的龙舟。
“你看那艘红舟,是刘掌柜家的。”周明漪指着远处,“听说今年请了最好的桨手,定要夺魁呢。”
苏芷心不在焉地点头,目光却在人群中搜寻。自从那日药铺一别,她已有数日未见沈砚之。心中莫名有些惦念,却又不好开口询问。这几日她绣活时常常走神,针脚也不如往日精细,被绣坊的管事说了几句。
“你可是在找沈家那位大夫?”周明漪忽然凑近,狡黠一笑,“我听说他今日也来观赛了。”
苏芷面上一热,正要否认,人群忽然拥挤起来。原来是一艘龙舟靠岸,观众纷纷向前涌去。苏芷被推搡着向前,系在腰间的绣帕随风飘落,正好落在河中。
“哎呀!我的帕子!”苏芷惊呼,那方素绢上绣着并蒂莲,是她耗时半月才完成的精品。更重要的是,那是母亲留给她的遗物,上面有母亲亲手绣的一对小字:“芷心”。
话音未落,一道青影已跃入河中。沈砚之不顾长衫湿透,在河水中摸索片刻,上岸时掌心躺着湿透的帕子,角上并蒂莲犹在。水滴从他发梢滑落,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
“沈某唐突,但...”他声音比平日抓药时低三分,目光却灼灼如星,“这花样...极好。”
苏芷接过帕子,面颊绯红如霞:“多谢公子相助。”她注意到他的发梢还在滴水,青衫紧贴在身上,显出挺拔的身形,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异样的涟漪。这一刻,周遭的喧嚣仿佛都远去了,只剩下眼前这个为她奋不顾身的男子。
周明漪在一旁抿嘴轻笑,识趣地退到一旁,留给两人独处的空间。
三日后,药铺小童送来檀木匣。苏芷展开素绢,见墨线精细地勾着她丢失的莲纹,旁书:愿为双莲子,同栖碧水中。字迹挺拔有力,正是沈砚之的笔迹。
她指尖轻抚字迹,忽然想起那日河水中,他为她拾帕的专注神情。心中似有暖流淌过,遂取来绣绷,照着纹样细细绣起来。
老药师说得对:良药未必苦口,就像真心从不需要刻意昭彰。苏芷在绣架前坐下,一针一线地绣着并蒂莲,心中想的却是那人专注拣药时的模样。
04 暗潮涌动
梅雨渐歇,临安城的夏日悄然来临。梧桐树叶由嫩绿转为深翠,知了在枝头鸣唱,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生机。
苏芷连日赶工,为当铺刘掌柜的女儿绣制嫁衣。这日深夜,她仍在绣房忙碌,忽听见厢房传来压低的声音。夜深人静,那声音虽小,却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那沈家小子...知府大人的病...这回定要...”话音断断续续,却让苏芷心中一紧。她认得那是刘掌柜的声音,但另一人的声音却十分陌生。
她悄悄靠近,透过门缝看见刘掌柜与一陌生男子密谈。失神间,不慎打翻烛台,火光骤亮惊动屋内人。
“谁在外面?”刘掌柜厉声喝道,快步向门口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