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日本人进村后,把村民都赶到了老槐树下。一个戴眼镜的日本人站在土台上,身边跟着一个翻译。翻译扯着嗓子喊:“皇军说了,只要你们老实听话,交出粮食和钱财,就不伤害你们。要是谁敢反抗,或者藏了当兵的,就烧了你们的村子!”

村民们都低着头,没人说话。李望河站在人群里,手紧紧攥着怀里的钢笔,心里想着陈砚秋——不知道他有没有归队,不知道他现在好不好。

突然,一个日本兵冲到李老栓面前,指着他的鼻子叽里呱啦地喊。翻译赶紧说:“皇军问你,你是不是保长?村里有没有藏中央军的人?”

李老栓抬起头,声音有点哑:“我是保长,可村里没藏当兵的。这阵子兵荒马乱的,当兵的都往南边跑了,哪会来我们这小村子。”

日本兵不信,一把推开李老栓,带着几个人就往村里搜。李望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想起陈砚秋待过的窑洞,虽然已经清理过了,可万一被发现了痕迹怎么办?

好在日本兵搜了半天,没搜到什么,只抢走了几家的粮食和鸡鸭。临走时,那个戴眼镜的日本人又让翻译喊:“皇军要在这里修炮楼,你们每家都要出一个人去干活,要是不去,就把人抓走!”

村民们没办法,只好每家出一个人。李老栓年纪大了,李望河主动站了出来:“爹,我去。”

李老栓想拦,可看着日本人手里的枪,只好把话咽了回去,只嘱咐了一句:“照顾好自己,别跟他们硬来。”

李望河跟着其他村民,被日本人押着往村西头的高坡走。那里要修炮楼,日本人让他们挖地基,搬石头,每天只能吃两个小饭团,还经常被打骂。有一次,一个老汉搬不动石头,被日本兵用枪托砸得头破血流,躺在地上起不来。

李望河看着心里难受,却不敢说话。他每天晚上躺在临时搭的草棚里,就会掏出那支钢笔,在月光下摸来摸去。钢笔的笔身已经被磨得有些发亮,他想起陈砚秋说的“等打跑了日本人”,心里就多了点劲——他得活着,等着那一天。

这样过了半个月,炮楼的地基快挖好了。有天晚上,李望河趁日本兵不注意,偷偷溜出了草棚。他想去看看村里的情况,也想看看爹好不好。

村里静悄悄的,大多数人家的门都关着。他走到自家门口,看见门虚掩着,推开门走进去,屋里黑漆漆的,一股霉味。“爹?娘?”他小声喊着。

里屋传来动静,娘端着油灯走出来,看见他,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望河,你怎么回来了?快藏起来,要是被日本人发现了,就完了!”

李老栓也从里屋走出来,赶紧把他拉到里屋,压低声音问:“你怎么跑回来了?炮楼那边没人看着吗?”

“我趁他们睡觉溜回来的。”李望河说,“爹,娘,我不想在那儿干了,日本人太欺负人了,再待下去,迟早得被他们打死。”

李老栓沉默了半天,点了点头:“我也在想,不能让你再待在那儿了。正好,昨天你表叔来了,他说南边有咱们的队伍,正在招兵,他要去参军,问你愿不愿意跟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