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就在电话挂断的瞬间,一条短信进来了,是一个个人名字的银行账户(当然是买来的或者盗用的),开户行信息俱全。
我放下手机,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咧。嘿,有点意思,撞到我枪口上了。我这人,没啥别的爱好,就喜欢研究点新科技,平时没事就爱鼓捣各种软件。这种冒充亲友急救的诈骗套路,新闻上见了没有十回也有八回了,今天居然亲自体验了一把。
第二章:将计就计,暗度陈仓
我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有点小兴奋的心情。不能光顾着乐,得干点正事。首先,得确认我爸对此一无所知,并且获取“弹药”。
我没事人一样溜达到客厅。电视里,穿着红色球衣的队伍又一次射门偏出。我爸痛心疾首地一拍大腿:“哎哟喂!这球都能踢飞?!今天这脚臭的,简直没法看!臭不可闻!”
他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子恨铁不成钢的愤懑。完美!就是这句了!
我赶紧凑过去,假装随口搭话:“爸,看球呢?今天这球赛看来是真不行啊?”
我爸头都没回,眼睛还盯着屏幕,气哼哼地:“何止是不行!是相当臭!白瞎我这点电费!看得我来气!”
他说话的时候,我早已悄悄摸出手机,解锁,打开录音软件,把他刚才抱怨的那句“今天这脚臭的,简直没法看!臭不可闻!”连同我问他那句,清清楚楚地录了下来。他声音情绪饱满,音质清晰,没有太多杂音,是绝佳的样本。
“是挺臭的,别看了,生气犯不上。”我附和着,赶紧撤离现场,回到自己房间,轻轻关上门。
战斗准备开始了。
第三章:技术降维打击
打开电脑,连接手机,导出音频文件。我先用专业的音频处理软件对刚才的录音进行精细处理:降噪,把电视解说声和风扇声尽量削弱,突出我爸的人声;裁剪,只保留“今天这脚臭的,简直没法看!臭不可闻!”这句最清晰、最具代表性的;最后再稍微均衡一下,让声音听起来更干净。
然后,我打开了我最熟悉的那款AI语音克隆软件。这软件我之前玩过很久,用它克隆过明星的声音读小说,效果以假乱真。操作界面很简洁:导入样本,选择语言(中文),设置训练时长和精度。我把处理好的音频样本拖进去,选择了最高精度的训练模式。软件提示,样本时长较短,可能会影响效果,但可以进行“增强模式”补偿。
点击“开始训练”。进度条缓慢地向前爬行。我盯着屏幕,心里既有期待也有些许不安。样本毕竟只有一句话,AI能学好我爸声音的那些细微特征吗?比如他说话时偶尔带出的那点本地口音尾音,比如他着急时语速会加快,生气时声调会升高……
等待的时间里,我也没闲着。我找出一张以前办理宽带时送的、几乎没怎么用过的手机副卡,装进一个备用旧手机里。这台手机很干净,没有任何个人信息,用来联系骗子最合适不过。然后,我开始构思等下要跟骗子说什么。得像钓鱼一样,先让他放松警惕,再慢慢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