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雨丝如银针,斜斜扎进青石板缝隙里,将苏州平江路的午后泡成一汪泛着霉味的墨。

沈砚之撑着把竹骨油纸伞,伞面印着褪色的兰草纹,是去年在杭州河坊街淘来的老物件。

鞋尖碾过积水时,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藏青色长衫的下摆。

他正想加快脚步,却被巷口「怀古轩」的木牌晃了眼。

那牌子用整块老梨木制成,被雨水浸得发黑,边角却新刻着一道月牙纹,弧度规整,深浅均匀,和他今早收到的匿名信封蜡封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信封是塞在公寓门缝里的,牛皮纸材质,摸起来粗糙得像砂纸,除了蜡封,再无任何字迹。

沈砚之当时用指尖捻着蜡封转了两圈,总觉得这纹路眼熟,却想不起在哪见过,直到此刻撞见这木牌,记忆才突然被勾住。

十年前他在南京博物院实习时,曾见过一面宋代铜镜,镜沿就刻着几乎相同的月牙纹,只是那时的他还没入行,对古董的细节只留了个模糊印象。

推开门的瞬间,檀香味混着潮湿扑面而来,呛得沈砚之轻轻咳嗽了两声。

柜台后,穿藏青对襟衫的老者正用软布擦拭一面青铜镜。

老者头发花白,梳得一丝不苟,发间别着根银质发簪,簪头雕成梅枝形状,一看就是讲究人。

他手上的软布是细软的麂皮,擦过镜面时动作轻柔,像是在抚摸什么珍宝。

那面青铜镜约莫手掌大小,镜身泛着暗绿铜锈,锈迹不是杂乱无章的斑块,而是顺着镜面纹路蔓延,形成类似云纹的图案。

中央嵌着块莹白的和田玉,雕成双鱼戏莲的模样,鱼眼用赤金点饰,在昏暗的光线下仍透着微光。

听见动静,老者抬头,浑浊的眼珠在沈砚之脸上停了三秒,随即放下软布,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沈先生来得正好,这面『双鱼镜』,昨晚差点要了陈老板的命。」

沈砚之愣了愣,他从未跟老者打过交道,对方却能叫出他的姓。

老者像是看穿了他的疑惑,指了指柜台后的挂历,上面用红笔圈着昨天的日期,旁边写着。

「沈砚之鉴宝」。

「上周陈老板来店里,说要请位靠谱的古董鉴定师,我就想起了你。」

老者解释道。

「你在圈子里的名声,苏州古董行没人不知道,尤其是鉴定青铜器,更是一绝。」

沈砚之接过软布,指尖触到镜面时竟觉一丝凉意渗进骨缝,明明是潮湿的梅雨季,这镜子却凉得像刚从冰窖里取出来。

他凑近看,镜面边缘刻着行极小的篆字,笔画纤细,若不仔细分辨,很容易当成铜锈忽略。

「光绪二十三年,苏氏造。」

沈砚之轻声念出,心里咯噔一下——苏氏是清末苏州有名的青铜器匠人家族,尤以铜镜铸造见长。

只是光绪末年突然销声匿迹,连史料记载都少得可怜,只在一些老古董商的口述里留下零星传说。

「这镜子是三天前陈老板从一个挑货郎手里收的。」

老者往紫砂壶里添了些茶叶,热水冲下去,茶香混着檀香飘得更远。

「那挑货郎穿得破破烂烂,却说这是家传的宝贝,陈老板一开始不信,可看了镜子的做工和刻字,又觉得是个真东西,就花五万块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