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序章:余烬

基地的医疗舱弥漫着刺鼻的消毒水气味,但林枫鼻腔里萦绕不散的,依旧是那座滨海别墅里甜腻的腐败气息。梦境支离破碎:陈天成干瘪脸庞上极致的恐惧,王磊在血泊中伸出的手,还有那片无边无际、吞噬一切的红雾。

他猛地睁开眼,心跳如鼓。柔和的模拟月光从舱壁渗出,照亮他左臂缠绕的生物绷带,伤口正在以超越常理的速度愈合——基金会医疗科技的恩赐,也可能是“碎鳞”残留影响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证明。

“你醒了。”苏婉的声音从床头的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全息投影亮起,显现出她略显苍白的脸,眼镜后的目光依旧锐利,但黑眼圈泄露了她连日来的辛劳。“生命体征稳定。感觉怎么样?”

“像被一艘货轮碾过。”林枫声音沙哑,试图坐起身,肌肉传来阵阵酸痛,“报告提交了?”

“正在走最终流程。你的现场记录和我的数据分析是主要依据。不过……”苏婉顿了顿,指尖在全息屏幕上滑动,调出一段波形图,“审查委员会对你的最后一段心理评估数据有些疑问。你在脱离幻觉前后,脑波活动出现了一种罕见的同步模式,类似于……深度冥想状态,但又混杂着异常能量频率。”

林枫皱眉,回忆着冲破血池幻象那一刻的决绝,以及后来与“铸剑师”意识对峙时的清明。“我只是……想通了某些事。”

“想通了?”苏婉推了推眼镜,“根据现有模型,S级收容物的精神污染具有不可逆性和累积性。‘想通’这个描述,过于主观了。委员会更倾向于认为,你受到了深度渗透,只是表现形式特殊。”

林枫沉默。他知道苏婉说的是基金会的标准流程,理性、谨慎,甚至有些冷酷。但她的语气里,除了职业性的分析,似乎还有别的什么——一丝担忧,或者说,困惑。

“碎鳞呢?”他转移了话题。

“已转移至Site-17深层收容区,多重封锁,独立维生系统监控其能量波动。初步分析确认,剑鞘上的符文是一种极其古老的精神力引导和束缚装置,并非单纯的‘压制’。而剑柄的宝石……初步扫描显示其内部结构复杂,像是一种生物晶体,或者说,沉睡的大脑。”

“活着的……”林枫喃喃道,想起了陈天成的遗言。

“什么?”

“没什么。我什么时候能出去?”

“再观察24小时。心理评估需要重做。”苏婉的语气不容置疑,“林枫,这次不一样。‘碎鳞’的收容报告被标记为‘潜在范式转移风险’。高层很关注,尤其是你……与它的‘互动’方式。”

她切断了通讯,全息影像消失。医疗舱恢复了寂静。林枫躺回床上,盯着天花板。范式转移风险?他回味着这个词。意味着基金会现有的收容、认知模式可能因此需要调整。而他,S级调查员林枫,成了这个风险的中心变量。

他闭上眼,那声细微的剑鸣,仿佛又在脑海深处响起,这一次,不再充满诱惑,更像是一种……遥远的呼应。

2 第一章:死域

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将他带回三天前的那个夜晚。

直升机将他投放在距离别墅五公里外的指定地点。夜航途中,他最后一次检查装备。除了标准战术装备和那把为“碎鳞”特制的复制剑鞘,他还携带了高灵敏度能量探测器、精神抗性增强剂(虽然对S级效果存疑),以及一个火柴盒大小的黑色立方体——代号“黑匣子”,用于记录任务过程中所有生物及环境数据,包括他自己的神经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