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桂香里的念头
九月的风裹着桂花香钻进高三(2)班的窗户时,苏晚正对着作文本上“离题”两个红字发呆。讲台上的林知夏放下粉笔,裙摆扫过讲台边的绿萝,指尖轻轻点了点她的桌角:“苏晚,下课来我办公室一趟。”
苏晚捏着作文本的指尖泛白。这是她第三次写偏题了,距离高考只剩九个月,连最擅长的语文都开始拖后腿。办公室里飘着淡淡的菊花茶香,林知夏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翻开的那页画着株小小的狗尾草,旁边是稚嫩的字迹:“林老师,我想写遍全世界的草。”
“这是你初三写的,”林知夏的声音像泡开的菊花茶,温温的,“那时你说狗尾草也有春天,现在怎么不敢写了?”苏晚盯着笔记本上的狗尾草,突然红了眼——初三摸底考她语文只考了62分,是林知夏把她叫到办公室,没说分数,只带她去操场看狗尾草:“你看它们低着头,可根都扎得深呢。”
那天下午的阳光把林知夏的影子拉得很长,和狗尾草的影子叠在一起。苏晚吸了吸鼻子,忽然看见办公室窗台上摆着个缺了口的搪瓷杯,杯身上印着“优秀教师”,杯沿沾着点粉笔灰。林知夏拿起杯子喝了口茶,杯底的茶渍清晰可见。
“下周四是教师节,”林知夏忽然笑了,眼角弯出浅浅的纹,“你们不用送花,班里的绿萝我浇浇水就好。”苏晚走出办公室时,桂香又飘了过来,她摸了摸口袋里攒了半个月的零花钱——原本想买支钢笔,可此刻心里突然冒出来个念头:她要送林老师一件不一样的礼物,一件能让林老师记很久的礼物。
第二章 旧物里的时光
苏晚放学没回家,绕去了老城区的旧物市场。市场里飘着炒货的香,旧货摊前摆着旧书、旧钟表,还有落了灰的搪瓷杯。她蹲在一个摊位前,手指拂过一个印着“师范大学”的帆布包,包带有些磨损,却洗得干干净净。
“小姑娘,这个包有年头了,”摊主是个戴老花镜的老爷爷,“以前是个老师的,说要留给懂书的人。”苏晚拿起帆布包,指尖触到包内侧缝着的小布片,上面绣着个“夏”字。她的心猛地一跳——林知夏的名字里也有个“夏”。
“爷爷,这个包多少钱?”“二十块,你要是学生,算你十五。”苏晚掏出零花钱,把帆布包抱在怀里,像抱着件珍宝。回家的路上,她拆开书包里的旧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突然看见林知夏去年给她的评语:“苏晚,你的文字里有草的韧劲,别让焦虑磨掉它。”
她忽然有了主意。第二天一早,苏晚去文具店买了本牛皮纸封面的手账,又从家里翻出妈妈织毛衣剩下的毛线。课间时,她偷偷把帆布包拿给同桌陈瑶看:“你说,我在包里绣上狗尾草怎么样?”陈瑶凑过来,戳了戳帆布包上的“夏”字:“这字绣得真好看,林老师肯定喜欢。”
可绣线刚穿好针,苏晚就犯了难——她从来没绣过花,第一针就扎在了手指上。血珠滴在帆布包上,像个小小的红点。陈瑶递来创可贴,压低声音说:“我奶奶会绣花,我带你去找她?”
周末的午后,陈瑶奶奶家的小院里晒着被子,老太太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针线,教苏晚绣狗尾草:“先绣茎,要直,再绣穗子,得松松的,像风吹过的样子。”苏晚跟着学,手指被针扎了好几次,可看着帆布包上慢慢成形的狗尾草,心里却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