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是说您的手机无障碍,不是您老人家,”工作人员不耐烦地解释,声音提高了几分,

“设备太老,系统无法识别,只能走物理通道手动登记!”周围几个拿着崭新折叠屏手机的人发出低低的嗤笑声。

王大壮和李秀芬对视一眼,心情复杂地走向不同的通道。李秀芬的iPhone14让她顺利进入了“次左道”,虽然不如“左道”尊贵,但通行速度依然快得多。

王大壮则排在了“右道”长长的队伍里,前面的人大多拿着屏幕有损、外壳磨损的手机,焦急地尝试扫描一个反应迟钝的二维码,队伍蠕动缓慢,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焦躁。

好不容易出了小区,王大壮骑着那辆用来拉货也接送孩子的电动三轮,载着妻子想到附近的菜市场买点菜。

刚到市场门口,就被一个手臂戴着红袖章的保安拦了下来。

“哎,老王,李姐,”保安认识他们,但表情是公事公办的僵硬,“按规定,老王的安卓机只能进西区,李姐的苹果可以进东区生鲜超市。车不能进,停外边指定区域。”

李秀芬急得跺脚:“我们一家子吃饭还要分两个菜场买?孩子中午还要回来吃饭呢!这来得及吗?”

保安面无表情地指了指立在入口处的智能扫码器,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识别结果和判定依据:

“系统自动识别的。王大哥信用分只有620,达不到东区650的准入标准。李姐您的分是671,可以进。

要不您一个人进东区买?西区也有菜,就是品类可能没那么...丰富。”他斟酌了一下用词。

菜市场内部已被这种无形的数字壁垒彻底分割。

东区灯光璀璨,照得地板光可鉴人,进口冷链柜泛着幽幽蓝光,智能机器人沿着固定路线滑行,推送着“有机蔬菜定制配送”服务,价格标签都是电子墨水屏,数字实时跳动更新折扣信息。

这里安静得近乎冷清,顾客寥寥,但每个人都步履从容,手里拿着的最新款手机偶尔响起悦耳的支付提示音。

空气里弥漫着冷气和新包装材料的味道。

西区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嘈杂的讨价还价声、禽类的叫声、鱼腥味和泥土味混合在一起,扑面而来。

摊位拥挤,地面湿滑。

扫码支付牌五花八门,大多是塑封的打印纸,上面贴着厚厚的、边缘卷曲的二维码,像个数字时代的简陋补丁。

有个卖菜老太太的二维码甚至已经褪色模糊,王大壮扫了一下,弹出提示:“该商户暂未开通此服务或二维码无效”,老太太只好尴尬地掏出一个破旧的腰包,收找零钱。

王大壮在西区转了三圈,也没找到常买的那家豆腐摊。

摊主老马在微信名叫“幸福一家人”的业主群里哭诉:“说我支付宝收款码评级只有B,一天交易额不到2000,占用优质摊位资源!被赶到后街露天摆摊了!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群里顿时炸了锅,消息瞬间刷屏:

“我oppo find x6 pro算旗舰吧?怎么连猪肉摊的优惠券都扫不出来?说我不是指定机型?”

“荣耀magic4呢?我这进东区被拦,说不是高端系列,进西区那个闸机又嘀嘀叫,说设备‘超标’,请走‘次左道’对应的区域?我该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