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林知乐对那份由沈哲远亲自拟定的《婚后行为规范》的执行力,堪称职场典范。
她并非被动遵守,而是以一种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将每一条款都实践、验证、甚至优化。
1 醒酒服务费
场景一:深夜的“醒酒服务”
那晚,沈哲远带着一身浓重的酒气撞开了门。领带歪斜,眼神涣散。
若是寻常妻子,怕是早已心疼地上前搀扶,絮叨着关心与埋怨。
但林知乐不是。
她闻声抬头,眼神平静无波,像精准的扫描仪快速评估了一下“客户”的状态。
她放下书,起身走向厨房,片刻后端着一杯温度恰到好处的醒酒汤出来。
“沈总,请用。”她将东西放在茶几上,然后自然地伸手去解他那领带。
动作熟练,没有丝毫暧昧,更像空姐在为乘客提供标准服务。
放在一旁的手机“叮”一声轻响,屏幕亮起,一个清晰的收款二维码赫然出现。
林知乐的声音温和却公式化:“醒酒服务套餐,含基础看护、喂汤、擦脸及协助更换外衣,人工费500元。支持先付费后服务,谢谢合作。”
沈哲远醉眼朦胧地眯着眼,似乎没太理解现状,但身体本能地顺着提示,掏出手机迷迷糊糊地扫了码。
支付成功的提示音在寂静的客厅里格外清晰。
林知乐这才继续手上的动作,如同完成一套规定流程,帮他脱掉外套,喂下醒酒汤,用热毛巾擦拭额头和脖颈。
整个过程高效、利落,没有一句多余的关心或责备。
次日清晨,沈哲远揉着发痛的太阳穴下楼,看到冰箱上贴着一张打印精美的便签:「昨夜醒酒服务费:500元(已支付)。备注:建议下次应酬前服用护肝片,可有效减轻症状。如需代购,另收10%跑腿费。」
他看着那张便签,眉头紧紧皱起,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不知是宿醉未醒,还是被这种赤裸裸的“交易”给噎住了。
他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烦躁地撕下便签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
反驳?他拿什么反驳?合同是他定的,规矩是他认可的,她只是执行得……过于出色了。
2 婆婆的突击
场景二:高难度的“副本挑战”
上周,那位一向看她不顺眼的婆婆突然不请自来,进行“突击检查”。
锐利的目光扫过开放式厨房,最终定格在冰箱里几盒林知乐给自己备着的速食粥上。
“哲远每天辛苦赚钱,你就给他吃这个?”婆婆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苛责,“连顿像样的早饭都不会做,怎么当人妻子的?”
林知乐脸上瞬间绽放出得体的笑容,心里开了花:额外服务,婆婆——行走的印钞机。
“妈,您误会了,那是我偶尔饿了垫肚子的。哲远的早餐我一直很用心,您看,”她边说边引着婆婆走到灶台旁,掀开一只小巧的炖盅,里面是冰糖燕窝,“他最近工作累,这是给他润肺的,刚炖好,您尝尝火候?”
巧妙地转移了焦点后,她又用几句关于沈哲远工作成就、身体状况的“贴心话”,四两拨千斤地将“不会持家”的指控,化解成了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成功送走心满意足的婆婆后,林知乐脸上浮现出一丝失望:这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