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而在林晚昏迷期间,赵晴也没闲着。她翻出林晚放在抽屉里的奖学金申请材料,看着上面详实的数据和清晰的规划,嫉妒心瞬间翻涌。她偷偷模仿林晚的笔迹,在两份关键表格里各改了一个数据——把“竞赛获奖次数”从3次改成2次,把“专业排名”从第5改成第15。做完这一切,她把材料放回原位,等着看林晚申请失败的笑话。

没想到林晚提前醒了过来。赵晴立刻换了副嘴脸,拿着材料跑来找林晚:“晚晚,我帮你整理东西时发现材料好像有点问题,你快看看是不是写错了?还好我及时发现,不然就耽误申请了!”

前世林晚定会感激涕零,这次却只是接过材料,扫了一眼就看出笔迹破绽。她没有当场戳穿,只是淡淡道:“谢谢,我自己会和辅导员核对原始数据,免得再出问题。”说完,她直接拿着材料去了辅导员办公室,以“担心材料被人篡改”为由,让辅导员在修改记录上签了字,顺便悄悄做了笔迹鉴定备份——这可是日后对付赵晴的绝佳证据。

随着项目推进,林晚开始利用晚上独自在实验室的时间,秘密构建自己的项目——一个彻底解决了王浩项目缺陷、架构更优的全新系统。她把所有代码和数据都存放在多重加密的私有服务器上,同时故意在实验台留下“熬夜研究王浩项目”的假象:散落的王浩项目草稿纸、标注错误的笔记,甚至还在实验室管理员来巡查时,故意扶着墙咳嗽,装作虚弱不堪的样子。

管理员看着她苍白的脸,忍不住感叹:“林同学,你也太拼了,身体要紧啊。”这话很快传到王浩耳朵里,他对林晚的最后一丝戒心也彻底消失,只当她是个为项目拼命却能力有限的工具人。

而赵晴看着两人整天泡在实验室,生怕自己被排除在外,开始四处找林晚的“把柄”。林晚见状,故意将一个设置了弱密码的U盘“遗忘”在桌上,里面存着那份精心伪造的“核心算法伪代码”。赵晴果然上钩,偷偷复制了内容交给王浩。

王浩看到伪代码,彻底放下心来,甚至在团队会议上以领导者自居,把林晚的贡献轻描淡写地归为“执行者”。林晚默默承受着这一切,眼底却闪过一丝冰冷的光芒——她在等,等一个将这些人彻底拖入深渊的时机。

第三章:借刀杀人,分化瓦解

“启明星”大赛初审前夕,林晚投下了第一枚炸弹。

她通过无法追踪的海外代理服务器,向学院学术道德委员会、大赛评审组以及几位以严厉著称的教授,匿名发送了一份举报邮件。邮件内容直指王浩此前发表在某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存在大面积抄袭,附上了与原文逐字逐句的对比图。不仅如此,她还将之前在图书馆发现的“王浩倒卖学生课程设计”的证据一并附上——从王浩笔记本里记录的“代写机构联系方式”顺藤摸瓜,找到了他与机构的转账记录截图,以及被倒卖的5份课程设计原作者名单。

这枚炸弹瞬间在学院内部引爆。学术不端本就是高压线,加上“以权谋私”的实锤,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