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专员把文件递给他时,特意多说了一句:“李姐特意跟我们提了,说你对技术标准把握得准,这次新人考评就靠你把把关了。”

林宇接过文件,指尖触到纸张的那一刻,突然找回了几分久违的踏实感。他翻开工作手册,里面详细写着考评流程:笔试、实操、结构化面试,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评分标准。

翻到最后几页的考评对象名单,他的目光突然定格。密密麻麻的名字里,“陈默”两个字格外醒目,所属部门是“研发部数据对接组”,考评类别标注为“新人转正评估”。

林宇的手指顿在那行字上。原来,这场考评不仅是对他的考验,更是要让他直面那个把自己推入困境的新人。

他抬头看向陈默的工位,对方正埋着头整理数据,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他的侧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赵凯坐在不远处,正对着电脑屏幕指点什么,偶尔抬头扫一眼考评组这边,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

林宇合上文件,心里的迷雾突然散了些。之前的憋屈和不甘还在,但更多了几分清晰的斗志。如果说之前他是被动卷入这场风波,那现在,考评官的身份给了他一个主动站出来的机会。

他拿出笔,在陈默的名字旁轻轻画了个圈。下周一,当他坐在考评席的那一刻,或许就能弄清楚,那场“拉黑风波”的真相,以及这个看似普通的新人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

6 名单确认:考评表上的熟悉名字

周末两天,林宇把考评工作手册翻了三遍,连附件里的评分细则都逐条标注了重点。原本只是想应付差事的心态,渐渐变成了较真——既然接了考评官的活,就不能让人挑出毛病,更不能在陈默这件事上落人口实。

周一早上刚到公司,人力资源部就把最终确认的考评表送了过来。厚厚的一叠表格按部门分类,研发部的新人名单单独订成一册,林宇一眼就看见了最上面那张的姓名栏:陈默。

他抽出表格,指尖划过个人信息栏——岗位是数据对接助理,入职时间正好是拉黑他的前一天,直属上级依旧是赵凯。表格下方的“待考评维度”列得很详细,从基础代码能力到团队协作意识,足足有八项,每项都对应着具体的评分标准。

“林哥,核对名单呢?”考评组的另一位成员老吴走过来,手里拿着自己的那份表格,“这次研发部的新人质量一般,也就赵凯带的那个陈默,听说被赵凯夸得天花乱坠,说是什么‘潜力股’。”

林宇抬了抬眉:“哦?赵凯很看好他?”

“可不是嘛,上周下午茶还跟我们说,陈默虽然话少,但上手特别快,数据录入从没出过错。”老吴笑着摇头,“不过话说回来,这新人胆子也挺大,刚入职就敢跟核心成员闹矛盾。”

林宇没接话,只是盯着表格里“团队协作”那一栏的空白评分框。如果按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