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是啊,这么贵的车都开上了,帮咱乡亲这点忙,肯定不算啥!”

有人低声附和。

我爹娘招呼大家坐下,院子里气氛热络,可底下不对劲。

我爹清了清嗓子,先开口。

“乡亲们,我娃回来了。”

“他愿意帮忙。”

“八毛一斤,收!”

院子里死一样的安静。

接着就炸了锅。

没有感激,全是失望。

“八毛?”

李婶第一个站起来,声音尖的刺耳。

“他叔,八毛也太低了!”

“去年可是两块呢!”

“怎么也得一块五吧?两块更好!

”市里面的三块钱一斤呢!

我心里咯噔一下。

我爹直接亮了底牌,这下被动了。

我站起身,压着嗓子开口。

“李婶,各位乡亲,听我说。”

“大家投了多少本钱,盼着多高的价,我心里有数。”

“但今年的行情,烂的不是一星半点。”

“虽然你们去市里任何一个超市,任何一个水果店看看,西瓜零售价三块钱上下。”

“但是我按八毛收,加上包装,运输,人工,市场里的各种费用,”

“这已经是赔本买卖。”

“再高,这窟窿就太大了,我真扛不住。”

刘大爷站出来和稀泥。

“娃儿说的也在理。”

“不过,八毛确实……你看,能不能再添点?”

“一块钱咋样?你辛苦点,兴许还有点赚头,大家伙也能多回点本。”

我苦笑的摇头。

“刘大爷,真不是我不乐意。”

“现在市场批发价才一块多,一斤就得亏四五毛钱!”

“咱们村这产量,少说也得五六十万斤吧?”

“这一下就是二十多万砸进去!”

“这还没算路上烂掉的,运过去卖不掉的。”

“这个账,我真赔不起。”

乡亲们不信。

或者说,他们不愿意信。

“装车能花几个钱?我们自个儿干!”

“就是!我们出人帮你装,不要钱!运费能省就省!”

“对啊,你那么大个老板,还在乎这点小钱?手指头缝里漏点就够我们活了!”

我耐着性子解释。

“乡亲们,事没那么简单。”

“人工不是光装个车,市场上还得有人卖,都得要人。”

“市场里有市场的规矩,入场费,摊位费,管理费,一分钱少不了。”

“更要命的,万一运过去价又跌了,或者卖不动烂在城里,那损失就没边了。”

“八毛,真是我能给的极限了。”

“就算这个价,我估摸着也得亏十几万。”

然而,我的话在他们对高价的狂热面前,屁用没有。

有人开始翻旧账,打感情牌。

“娃儿,你忘了?你小时候发高烧说胡话,是你刘大爷我背着你走了十里山路找的赤脚医生!”

“你考上大学那年,你妈凑不齐学费急的上火,是我家把卖猪的钱先给你家送过去的!”

“是啊,乡里乡亲的,谁家没帮过谁?你现在发达了,可不能忘了本啊!”

这些话,一句句跟刀子似的。

扎的我心里又堵又酸。

我强压着情绪,诚恳的说。

“叔,婶,大爷们,大家的恩情,我一辈子都记着!”

“我也真心想帮大家。”

“可帮忙,不能把自己也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