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一角专门摆放奶奶收藏的关于善良、美德的书,另一角设为免费阅读区,供附近的孩子来看书。
开业那天,没什么客人。陈明正失落时,一位老人推门而入。
“这就是秀兰阿姨的孙子吧?”老人笑着握手,“我是你奶奶曾经帮助过的王老师的儿子,现在在出版社工作。听说你开了书店,我带了些书来,算是开业礼物。”
接下来的日子,类似的事情不断发生。有人送来书架,有人介绍客源,更有人主动在社交媒体上宣传这家有故事的书店。
陈明从未开口求助,但奶奶的善良仿佛一张无形的网络,在他需要时悄然展开。
---
一天,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走进书店。他是当年受秀兰帮助的企业家之子,如今是知名投资公司的总裁。
“我父亲一直念叨秀兰阿姨的恩情。”中年人微笑道,“我们正在寻找有社会价值的项目投资,你的书店很有意义,愿意接受投资开分店吗?”
陈明犹豫了。扩大规模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他怀疑自己能否胜任。
当晚,他再次翻开奶奶的日记,看到这样一段:
“今天明明问我为什么总是帮助别人。我说,善良不是投资,不求回报。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因我的善良而变得更好,那这份善良就会像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处处开花。”
陈明恍然大悟。奶奶的善良从不计较回报,但正是这种纯粹的善良,创造了意想不到的价值。
---
一年后,“秀兰书屋”在城里开了三家分店,成为知名的文化地标。每家书店都保留着免费阅读区,定期举办公益讲座,传播阅读的乐趣。
陈明还发起了“秀兰善良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在第三家分店开业典礼上,陈明动情地说:“很多人说我幸运,沾了奶奶善良的光。的确,我沾的光不是财富本身,而是明白了善良的价值。奶奶用一生告诉我,善良可能不会立刻带来回报,但它终将在某个时刻,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你和社会。”
台下,曾经受惠于李秀兰的人们纷纷鼓掌,眼中闪着泪光。
---
秋天又来了,陈明站在老店的窗前,看着梧桐树叶飘落。他忽然明白了奶奶那句话的深意。
善良不是算计,而是一种选择。当你选择善良时,或许不会立即“沾光”,但这份善良会融入你的品格,影响你的人生轨迹,最终在某个时刻开花结果。
“奶奶,我终于明白您的善良让我沾的是什么光了。”陈明轻声说,“不是物质,不是人脉,而是一种让生命有意义的力量。”
窗外,几个孩子正从书店走出来,手里拿着免费赠送的图书,脸上洋溢着笑容。
陈明仿佛看到,奶奶的善良正如这秋日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静静地照亮着他前行的路。
而这条路,他会继续走下去,让更多的人“沾光”。
书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超出了陈明最初的预期。他始终坚守奶奶的教诲,将善良作为经营的根本。每个周末,书店都会举办“秀兰故事会”,邀请社区的老人来给孩子们讲述过去的故事,传承那些即将被遗忘的美德。
一个雨夜,书店即将打烊,一位浑身湿透的中年女子犹豫地站在门口。陈明认出她是附近街区的清洁工李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