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就这样,周教授成了孩子们的非正式导师。他每周来两次,不仅指导孩子们的学习,还教会他们如何与普通人相处,如何在不引起反感的情况下展现自己的能力。

“天才不是特权,而是责任。”周教授常常告诫孩子们,“你们的能力应该用来帮助他人,而不是凸显自己的特殊。”

在周教授的引导下,孩子们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表现欲,甚至开始用自己能力帮助同学和邻居。林雪自愿为学习困难的同学补习数学;林风帮助房东修复了年久失修的楼梯;林雨为社区的孩子们开办了免费英语角;林雷修理邻居家的电器;就连最小的林电,也用他的逻辑思维帮助大家解决日常问题。

小雨欣慰地看到,孩子们不再是人们眼中的“怪胎”,而是变成了社区里受欢迎的小帮手。

---

然而,平静的日子在孩子们的特殊能力被媒体曝光后结束了。一篇题为《贫民窟里的五个天才》的报道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关注。记者、教育机构、甚至电视台的采访车蜂拥而至,挤满了小雨家狭窄的门口。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家跨国科技公司派来了代表,提出要“资助”孩子们去国外接受特殊教育,条件是他们必须与公司签订长期合同。

“这是让孩子们脱离贫困的机会。”公司代表傲慢地说,“以你的经济状况,根本无法给他们应有的教育和未来。”

小雨犹豫了。她确实无力提供孩子们需要的教育资源,但直觉告诉她,这家公司的目的并不单纯。

当晚,周教授匆匆赶来,神色严肃地递给小雨一份资料:“我查过了,这家公司以‘收集’天才儿童闻名,他们会严格控制这些孩子的发展方向,剥夺他们的童年和自由。绝对不能把孩子们交给他们!”

与此同时,五个孩子也聚在一起,秘密商讨着对策。

“我们可以假装平庸,让那些人失去兴趣。”林雪提议。

林风摇头:“太晚了,报道已经发出去了,除非我们彻底消失,否则他们不会放弃的。”

林电虽然只有两岁多,却突然开口说:“我们需要证明,即使在这里,我们也能做出了不起的事情。”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于是,五个天才孩子开始了一项秘密计划——利用自己的才能,改善整个社区的生活条件。

---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在周教授的帮助下,五个孩子各展所长。林雪设计了一套社区能源优化系统;林风规划了合理的社区空间布局;林雨撰写了动人的社区改造倡议书;林雷搜集废弃材料制作了太阳能发电装置;就连林电也贡献了自己的想法——一套简单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

孩子们的努力感染了社区居民,大家纷纷加入改造行动。废弃的空地变成了社区菜园,老旧的楼房外墙被彩绘点缀,太阳能路灯取代了昏黄的老旧路灯,整个社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这一变化引起了市政府的注意。市长亲自来访,被这个由孩子们发起的社区改造项目深深打动。他承诺市政府将提供支持,把这里打造成全市的示范社区。

与此同时,周教授联系了他在教育界的老朋友,为孩子们争取到了一所创新型学校的全额奖学金,这所学校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