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一个朴素的木盒放在了柜台上,轻轻推了过来。
林野的目光落在木盒上,没有立刻去碰。他能感觉到,一股微弱但极不寻常的“回响”正从盒子的缝隙中渗透出来。那不是旧物常见的温和、沉静的气息,而是一种……类似于信号被干扰的、混乱的杂音。
这让他本能地感到一丝警惕。
“我只是个开古董店的,不是钟表匠。”他试图拒绝。
“城里最好的钟表师傅向我推荐了你。”来人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他说,有些‘老毛病’,只有‘懂行’的人才修得了。”
“懂行”两个字被他刻意加重了。
林野沉默了。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或许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样隐秘。他盯着那个木盒,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伸出手,缓缓打开了它。
盒子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只银质的旧怀表。款式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常见的双开盖设计,表壳上雕刻着精美的鸢尾花图案,但已经磨损得相当严重。银链断了一半,表盘的玻璃上有一道细微的裂痕。
它看起来,就像一件再普通不过的、被岁月遗忘的旧物。
但林野知道,它不是。
2. 被撕裂的回响
接下来的两天,林野的生活节奏被这只怀表彻底打乱了。
他将古董店挂上了“暂停营业”的牌子,把自己关在了二楼的工作室里。工作台上,精密的镊子、螺丝刀和放大镜一字排开,怀表被小心地拆解开来,细小的齿轮和零件像一幅星图般铺陈在黑色绒布上。
他尝试了所有常规的修复手段,清洗、上油、校准,但怀表依然纹丝不动。问题不出在机械结构上。
林野知道,问题出在更深的地方。
第三天深夜,窗外又下起了雨。林野泡了一杯浓茶,坐在工作台前,盯着那堆精密的零件,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必须去“读取”它,否则永远无法找到问题的症结。
他关掉顶灯,只留下一盏光线柔和的台灯。他做了几次深呼吸,试图让自己进入最平静的状态。然后,他伸出右手,食指的指尖轻轻地、试探性地触碰到了怀表最核心的那枚擒纵轮上。
一瞬间,世界消失了。
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变得模糊,无数光影碎片像风暴般席卷而来。
林野仿佛坠入了一个由噪音和乱码构成的数字海洋。
这不是他熟悉的“回响”。
通常,读取一件物品,就像是观看一部褪色的老电影。
画面或许模糊,声音或许失真,但总有一条清晰的情感线索贯穿其中。
而这一次,他感觉自己像是把一张被划花了的光盘放进了播放器里。
刺耳的杂音冲击着他的耳膜。
眼前闪过无数割裂的、毫无逻辑的画面:一个穿着旗袍的女人温柔的微笑,下一秒就切换成一间燃着熊熊大火的书房;悠扬的华尔兹舞曲戛然而止,被一声沉闷的枪响取代;一个婴儿的啼哭声,与玻璃破碎的尖锐声响混杂在一起。
林野咬紧牙关,试图在这片混乱中寻找一丝线索。他的精神力像一根探针,小心翼翼地深入“回响”的更深处。
就在这时,他“看”到了。
在那片混乱的记忆碎片的底层,隐藏着一个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