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年。
窗外的梧桐树黄了又绿,绿了又黄。褚砚租住的小房间,墙上贴满了各种算法流程图和便签。泡面箱堆在角落,像某种另类装饰。唯有桌上的几台服务器,发出低沉的、永不停歇的嗡鸣,像一颗强韧的心脏在搏动。
创业维艰。这三个字,褚砚用血肉之躯反复咀嚼。
最初的“砚科技”工作室,只有他和合伙人李峰两个人。挤在科技园孵化器一个不足二十平米的玻璃隔间里。冬天冷得像冰窖,夏天热得像蒸笼。
“老褚!风控那块的接口文档,甲方又他妈的改了!明天deadline!”李峰顶着一头乱发,眼睛通红,把一叠新打印出来的纸拍在褚砚桌上,纸页哗啦作响。
褚砚从屏幕后抬起头,下巴上胡茬青黑。他拿过文档,快速翻了几页,眼神锐利得像刀。“改核心逻辑了?”他声音沙哑,带着熬夜后的疲惫,却异常平稳,“把三号备用方案提上来改,能套上。核心数据迁移模块我重写,今晚交给你。”
“卧槽!重写?今晚?”李峰眼睛瞪圆了,“你疯了?那得通宵!”
“通宵就通宵。”褚砚已经移开目光,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起来,噼啪声重新响起,“甲方最大。要活下去,就得接得住。废话少说,去弄你的接口。”
那晚,隔间的灯光亮到凌晨四点。键盘声没停过。
最难的时候,账面只剩下几百块钱。交完水电费,两人身上凑不出吃顿像样饭的钱。李峰捏着两张皱巴巴的纸币,一脸愁苦:“老褚,下月房租……”
褚砚把最后一口冷馒头塞进嘴里,噎得直皱眉。他灌了口凉水,眼神落在窗外沉沉暮色里对面写字楼通明的灯火上。“项目款下周能到。”他声音不大,却不容置疑,“我卡里还有七十六块三,先凑合着。”他打开外卖软件,点了两份最便宜的蛋炒饭,“明天,我去‘极星资本’,再碰碰运气。”
第二天,褚砚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衬衫,走进“极星资本”气派冰冷的玻璃大厦。前台小姐妆容精致,眼神带着职业化的审视。他递上名片,上面印着简陋的“砚科技”Logo。
“您好,约了刘经理。”
“刘经理在开会,您稍等。”前台的声音甜美却疏离。
褚砚坐在冰冷的等候区沙发上,看着落地窗外车水马龙。等了三个小时。人来人往,西装革履的投资经理步履匆匆,没人多看他一眼。他能感觉到自己与这环境的格格不入,像一块生锈的废铁被扔进了珠宝店。
刘经理终于出现了,是个微胖的中年男人,笑容可掬,眼底却没什么温度。“褚总是吧?幸会幸会!”他接过褚砚那份同样简朴的商业计划书,随手翻了翻,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你们这个…嗯,‘智能数据清洗引擎’?”刘经理把计划书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后靠,翘起二郎腿,“想法还可以,但方向有点窄啊。现在AI赛道太热了,你们这种工具类的小产品,天花板太低了。”他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说实话,我们‘极星’投的都是平台级、生态级的项目。你这…体量太小了。”
褚砚沉默地听着。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蜷紧。对方的每一个字,都